[实用新型]空气中液滴分布测量仪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2569.0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2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波;杜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8 | 分类号: | G01B1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中液滴 分布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字图像处理及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中液滴分布测量仪。
背景技术
大气覆冰是一种特殊的气候现象,是指物体表面沾附冷冻水而结冰的过程。电力传输系统中许多设施暴露在复杂多变且恶劣的环境中,很容易遭受覆冰的影响。例如输电线路中的电缆、杆塔由于表面的覆冰,增加了自身的重量和风阻面积,使得钢缆和杆塔的载荷大大增加,影响了它们的机械强度和可靠性,严重时,由于载荷过大更会拉断电缆或压倒杆塔,造成严重的电力事故。因此,研究大气覆冰现象,对电力传输系统工作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多年的大气覆冰研究中,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现场调查,量化确定了覆冰过程数学模型中的碰撞系数、沾附系数以及冻结系数等参数,但是在气象要素方面的工作和成果太少。气象要素中的一项重要参数-空气中液滴的尺寸分布的测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项参数由于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以及随天气条件变化的实时性,使得以往测得的数据并不能作为解决各地问题的通用数据。而采用在空气中暴露玻璃板沾附液滴,之后人工对玻璃板上的液滴进行逐个测量的方法,由于电力设施所处的恶劣环境,以及人工测量时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无法满足该项参数对实时性与准确性的要求。因此,该项技术发展滞后,影响了人们对大气覆冰现象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中液滴分布测量仪,解决了现有空气中液滴尺寸分布的测量方法实时性与准确性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气中液滴分布测量仪,包括两两连接的电源模块、拍照模块及DSP运算处理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的拍照模块,包括由旋转轴固定的干燥室,干燥室的底部连接有背景板,干燥室上还连接有照相机。
其中的背景板的底色部分为黑色,表面涂有一层遇水变色材料。
其中的DSP运算处理模块采用TMS320C6000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特别设计的沾附液滴的背景板,使得沾附液滴的部分与背景部分的颜色差异更大,有效提高照片中两部分的对比度,使拍照模块能为之后的运算处理模块提供更为优质的照片。
(2)拍照模块的支架部分采用可旋转的轴,使拍照模块整体可以360°旋转,背景板可以朝向任何方向。该方法使测量仪能够在不同风偏角的条件下测量,使测量仪测量的数据更为详细和全面。采用干燥室对背景板进行干燥处理,使背景板可以多次使用,不需要频繁更换。
(3)采用DSP处理器以及更优化的算法,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的检测出液滴的尺寸信息,为研究大气覆冰现象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气中液滴分布测量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气中液滴分布测量仪的电源模块工作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空气中液滴分布测量仪的拍照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空气中液滴分布测量仪的背景板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空气中液滴分布测量仪的背景板沾附液滴后的照片;
图6是本实用新型空气中液滴分布测量仪的DSP处理模块工作流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空气中液滴分布测量仪的DSP处理模块对照片进行一系列处理后得到的二值化图像;
图8是本实用新型空气中液滴分布测量仪的DSP处理模块对二值化图像中对象区域进行像素数统计并标记后的图像。
图中,1.电源模块,2.拍照模块,3.DSP运算处理模块,4.旋转轴,5.干燥室,6.背景板,7.照相机,8.底色部分,9.遇水变色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空气中液滴分布测量仪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两两连接的电源模块1、拍照模块2及DSP运算处理模块3。
电源模块1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相结合的方式对测量仪进行供电。采用感光元件感受外部光照条件,在晴天光照强度足够的条件下,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并对蓄电池充电。当蓄电池充满电后,停止充电。在夜晚、阴雨天等光照强度不足的情况下,使用蓄电池对测量仪供电。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的工作状态由DSP芯片控制。电源模块1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25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气缸气动测试机架
- 下一篇:服务器机柜热管散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