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窄幅织带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2694.1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1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原岽;丁军民;樊丹阳;唐三湘;滕江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7/02 | 分类号: | D03D4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窄幅 织带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带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层窄幅织带机。
背景技术
织带机是一种能够编织各种宽度织带的机械,以普通窄幅六条机为例,一台织带机一般具有并排布置的六套织造工作机构,也就是一台织带机能够同时编制六条织带,再要增加只能加宽织带机,再增加织造工作机构。六套织造工作机构共用一套经纱传送装置、纬纱传送装置、锁边纱传送装置、后筘、停经装置以及动力机构。
上述结构如专利200480027520.6公开的一种织带机所述,其包括形成梭口的综线装置,综线装置包括综框、被支撑的综线、一个纬纱针、一个喂纱装置、设置在梭口的远离纬纱针的一侧的织针以及筘。该结构是当前比较先进的织带机结构,然而目前的技术要使的这种织带机提产,只能加宽织带机来多增设织造工作机构,这种改造方法,一来成本比较高,而来提产的效率也比较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织带机生产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产量大幅提升的双层窄幅织带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层窄幅织带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动力机构、织造工作机构和喂纱机构,织造工作机构包括综框装置和织造装置,喂纱机构包括经纱传送装置、纬纱传送装置、锁边纱传送装置、后筘和停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框装置包括能够形成上下两个梭口的具有两个综眼的综丝片,综丝片的前侧依次为织造装置的前筘和压带装置,压带装置包括有导带板以及设于导带板上的压带板,压带板与导带板之间设有能够容许织带通过的通槽,通槽内设有将其分割为上下两个压槽的隔带板,两压槽分别对应于综丝片结构所形成的两梭口;压带装置的其中一侧设置有纬纱针座,纬纱针座上设有两纬纱针分别对应于综丝片结构所形成的两梭口;压带装置的另一侧设置有织针座和锁边针座,织针座上设有两织针,两织针水平方向分别低于两纬纱针位置,锁边针座上设有一锁边针,锁边针的针头上设置有容许两根锁边纱通过的两锁边针孔,两锁边针孔分别对应于综丝片结构所形成的两梭口。
本实用新型和常规技术在使织带机增产的技术改进不同在于,常规的技术要使的织带机提产,只能加宽织带机来多增设织造工作机构。而本实用新型是保有原有的织造工作机构,在原有织造工作机构基础上改造使得单个织造工作机构能够织出上下两层织带,这样使得原有织带机增产至少70%-80%,而且不用增加织带机宽度,此外这种方式改造的成本也是最低的。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双层窄幅织带机使织带机能形成上、下两层梭口的开口机构,配以上、下两层不同的纬纱针、织纱针和锁边针的相互运动,织成上、下两层织物,该技术有效的提高入纬率,有效的提高织带机的生产效率,产量比以前提高70%左右。
作为优选,所述每片综丝片上的两综眼之间的距离设在10到14厘米区间内,所述两纬纱针、两织针以及两过线之间的距离均设在8到11厘米区间内。
普通单层织带机梭口由综框控制,只能形成一个梭口,要想形成两个梭口,必须对综丝片的综眼进行改造,由一个综眼改为两个综眼,且两个综眼的距离要使形成的两个梭口清晰,经测试和数据分析,两综眼的距离为12.0厘米时效果较好。
普通单层织带机只有一个梭口,纬纱针和织针各只需一根即可,改为双层织带机后,上、下两层形成两个梭口,纬纱针和织针也需上、下分层进行配合运动,所以纬纱针座、织针座需改为上、下两个孔分别安装两根纬纱针、织针;两个孔分别固定上、下层纬纱针、织针;而且纬纱针座、织针座两个孔的距离分别要与梭口相搭配,经过实验和数据分析,纬纱针座、织针座两个孔之间的距离为9.5毫米时效果较好。
随着纬纱针座、织针座做成上、下两孔配以两根纬纱针、织针,锁边针也需相应的做成上、下两个过纱孔,且距离也为9.5毫米,为了防止纬纱针、织针和锁边针三针能够有效的搭配,上层锁边针应靠前筘座偏离0.5毫米为佳。
作为优选,压带板和隔带板均通过转轴能够旋转的固定在导带板上。普通窄幅织带机可直接由锁柄松开、压紧压带装置,要想使双层织物通过压带装置,就不能用锁柄来控制,这样会导致上、下两层梭口开口不清,不能有效的引纬,所以必须在上、下两层织物之间加装一块隔带板,使上、下两层能形成清晰的梭口,便于织造,经过测试和数据分析,隔带板的高度为8.5毫米效果较好,且上下两层的压带板(隔带板区域中间作为下层的压带板)改为活动的压板,操作方便,便于操作工的实际操作。
作为优选,前筘的一侧设有与纬纱针相配合的导纱钉。一个织造工作机构中需要引入两根纬纱,通过导纱钉的拉紧和分线能够很好的使两根纬纱工作有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2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