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乏燃料运输车专用转向架在审
申请号: | 201120072887.7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9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叶备;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新通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00 | 分类号: | B61F5/00;B61F5/52;B61F5/06;B61F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运输车 专用 转向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车辆部件,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运输车专用转向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燃料堆或反应堆的乏燃料桶从反应堆厂房外围转运到反应堆厂房系统和反应堆的乏燃料桶转运到乏燃料再处理厂房系统的过程中,因物料具有放射性且乏燃料桶重量大,占据空间高,若采用常见的运输方式如采用天车及专用吊具进行厂房内转运,风险极大,处理不好极可能将导致燃料筒内具有放射性污染水的泄漏,并导致人员的伤害。因此,为保障乏燃料桶的安全运转,采用了核乏燃料容器专用运输车可实现转运工作,而运输车专用转向架的研制作为关键部件,为核乏燃料容器专用运输车安全运输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保障核乏燃料运输车的安全运输提供一种载重大,曲线通过能力强,运行稳定性良好,安全性好,维护维修简便,使用成本低的核乏燃料运输车专用转向架。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核乏燃料运输车专用转向架,包括构架、安全支撑装置、承载鞍、平面心盘、常接触式弹性旁承;所述构架为全钢焊接结构,构架下方设置有承载架,构架安装在轮对上方,轮对与构架间通过承载鞍进行连接,所述平面心盘安装在构架的横梁上,平面心盘内装有自润滑心盘衬垫,其两侧设有两个常接触式弹性旁承,两个常接触式弹性旁承同样安装在构架的横梁上,所述两常接触式弹性旁承都采用了碟型钢弹簧;所述安全支撑装置安装在构架的中部下端,该装置为应急方案,当转向架发生意外故障,如车轴断裂等事故,安全支撑装置可直接落在钢轨上与整体焊接构架一起承担整车的重量,从而避免了车辆的倾覆。
更进一步所述,该转向架构架上安装有制动装置和驱动装置,不但可为整车的自行提供动力,也保障了整车运行的安全。
更进一步所述,该转向架构架平面心盘上安装有一中心销。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核乏燃料专用运输车辆具备的有益效果:
1.构架为全钢焊接结构,采用该构架提高了整车的横向运行稳定性,使整车运行安全可靠,维护保养方便。
2.常接触式弹性旁承采用了碟型钢弹簧,该结构有效控制了转向架的高度,使整车高度得以降低。
3.采用了安全支撑装置应急方案,当转向架发生意外故障,如车轴断裂等事故,安全支撑装置可直接落在钢轨上与整体焊接构架一起承担整车的重量,从而避免了车辆的倾覆。
4.转向架加装制动装置及驱动装置,不但可为整车的自行提供动力,也保障了整车运行的安全。
5.采用了自润滑心盘衬垫,减少了上、下心盘间的磨耗,使用维护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转向架主视图;
图2是转向架左视图
图3是常接触式弹性旁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核乏燃料运输车专用转向架,包括构架2、安全支撑装置3、承载鞍4、平面心盘5、常接触式弹性旁承6、中心销7;本实施例中转向架固定轴距为800mm,采用了直径φ600辗钢车轮的专用轮对1,转向架构架2安装在轮对上方,转向架构架2为全钢焊接结构,转向架构架2由侧梁、横梁及内、外导框等组成,构架2四角下方设置有承载鞍4,专用轮对1与构架2间通过承载鞍4进行连接,所述平面心盘5设置在构架2的横梁上,内安装有润滑心盘衬垫,平面心盘5中间安装有一中心销7,平面心盘5两侧设有两个常接触式弹性旁承6,两个常接触式弹性旁承6同样安装在构架2的横梁上,所述两常接触式弹性旁承6都采用了碟型钢弹簧8;所述安全支撑装置3安装在构架2的横梁9下的盖板10上,该装置为应急方案,当转向架发生意外故障,如车轴断裂等事故,安全支撑装置可直接落在钢轨上与整体焊接构架一起承担整车的重量,从而避免了车辆的倾覆。另外,在转向架构架上安装有制动装置及驱动装置,不但可为整车的自行提供动力,也保障了整车运行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新通铁路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新通铁路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28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鸽比赛发布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生态护岸砌块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