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逆变器功率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2891.3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9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冬青;王坤;赵洪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四维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44 | 分类号: | H02M7/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15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逆变器 功率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逆变器功率模块。
背景技术
当今环境,资源短缺情况越来越严重,太阳能发电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太阳能逆变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太阳能逆变器中,功率模块是核心部分,在功率模块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电气元件散热问题,布局合理,安装维护方便等。还要考虑到功率回路尽量减少,线路清晰。
按照现有技术,太阳能逆变器功率模块,其导线繁多,线路复杂,对其生产、调试、运行、维护等带来困难。并且,传统太阳能逆变器功率模块,散热器置于滤波电容上方,整个功率模块分为上中下三层,这样不仅组装是不方便而且影响电器元件的正常散热,长时间下去导致元件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线路清晰的太阳能逆变器功率模块。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逆变器功率模块,包括3m个滤波电容3、逆变桥19、温度开关20、逆变桥驱动单元15和通讯单元2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2个连接铜排4、负母排5、正母排6、负极铜排7、3个输出铜排13、正输入铜排1401和负输入铜排1402;所述m为整数,且大于等于1;
所述滤波电容3排列成3排m列;所述连接铜排4、正母排6和负极铜排7先将每列的3个滤波电容3串联成滤波电容列,再将m个滤波电容列并联成滤波电容组;所述第1排滤波电容的正极互相连接构成所述滤波电容组的正极,所述正母排6第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组的正极;所述第3排滤波电容的负极互相连接构成所述滤波电容组的负极,所述负极铜排7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组的负极;
所述负母排5第一端连接所述负极铜排7,第二端连接所述逆变桥19和所述负输入铜排1402;
所述正母排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逆变桥19和所述正输入铜排1401;
所述逆变桥19还连接所述3个输出铜排13。
优选地,所述功率模块还包括壳体1;
所述壳体1分上下两层;
所述滤波电容组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上层。
优选地,所述功率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支架8。
优选地,所述功率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下层的散热器2,所述逆变桥19、逆变桥驱动单元15、通讯板23和温度开关20固定在所述散热器2上。
优选地,所述温度开关20设置有两个,与所述通讯板23串联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逆变桥驱动单元15吊装在所述通讯板23上部。
优选地,所述壳体1上层内部设置有用来固定所述滤波电容3的环氧底板10和环氧固定板9;
所述环氧底板10通过环氧支架24连接所述环氧固定板9;
所述滤波电容上方设置有与所述壳体1连接的绝缘板21。
优选地,所述负母排5设置所述连接铜排4和正母排6的上部,并且在在所述负母排5和所述连接铜排4、正母排6之间设置有绝缘垫纸16。
优选地,所述绝缘垫纸16为双层。
优选地,所述逆变桥19包括3个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所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包括C输入端、C输出端、E输入端和E输出端;
所述负母排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3个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E输入端;
所述正母排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3个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C输入端;
所述3个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C输出端、E输出端依次对应连接所述3个输出铜排13。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逆变器功率模块采用铜排代替导线,使得线路更加清晰,结构更加简单,方便了生产、调试、运行和维护过程。并且采用壳体将整个功率模块设计成上下两层结构,散热效果更好,且布局紧凑,体积小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太阳能逆变器功率模块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太阳能逆变器功率模块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四维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电四维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28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