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幕式防尘矿工帽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2911.7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6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蔡周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A42B3/28;A62B7/1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幕式 防尘 矿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幕式防尘矿工帽。
背景技术
现有矿工帽具有对人体头部的保护作用,能够防止头部被岩石或其它物体砸或碰伤,但对于矿井中的粉尘污染不具备防护作用。矿工工作地点的空气中通常含有大量粉尘,当矿工吸入肺部的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肺部组织发生纤维化病变,使肺部组织逐渐硬化,从而失去正常的呼吸功能,发生尘肺病。截至2005年年底,国内患尘肺病的病人数量已累计超过60万人,死亡17万人。每年新增上万人。在全世界的尘肺病患者中,中国患病人数占一半,其中,煤矿工人就占了一半。
为了防止粉尘危害,人们研制了多种防尘口罩及气幕式防护面罩。由于使用口罩会增加呼吸阻力,而且使排汗困难,因此井下矿工很少使用。气幕式防护面罩由进风管、调节阀、腰带、过滤器、减压阀、固定底座、头箍、布风管以及透明面罩等部件组成,由气源送出的压缩空气经减压阀、过滤器和调节阀后进入布风管,在布风管位于头箍前方部分下端开有一排或多排密集的孔,当气体从该孔喷出时,就会在透明面罩两侧形成气幕,透明面罩内侧的气幕可供使用者呼吸用,外侧的气幕可隔离飞扬的粉尘或有毒气体。上述气幕式防护面罩系统复杂,个体携带重量大,而且透明面罩容易污染,阻碍矿工视线,影响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护效果好的气幕式防尘矿工帽。它通过进气嘴、压气软管直接与矿井压气自救供风系统的压气连接,压气通过防尘矿工帽形成环绕人体面部的气幕,气幕式防尘矿工帽后部采用布幕方式隔绝后部粉尘或含尘空气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幕式防尘矿工帽,包括帽体、设置在帽体内侧的衬帽和设置在帽体前侧的灯座,其特征在于:帽体的前部为中间设置有空隙层的双层结构,空隙层分别与气幕喷口和进气嘴的进气口相连接,进气嘴设置在帽体的顶部,气幕喷口设置在帽体前部的下沿。
上述的一种气幕式防尘矿工帽,其特征在于:在空隙层内以进气口为中心径向设置有多条导气隔条。
上述的一种气幕式防尘矿工帽,其特征在于:帽体的后部设置有挡尘布幕。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利用煤矿井下必备的压气自救系统的压气作为气源,以气幕的方式达到矿工个体防尘的目的,是一种成本低、不影响呼吸、使用方便的防尘矿工帽。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帽体; 2-衬帽; 3-灯座; 4-空隙层;
5-进气嘴; 6-气幕喷口;7-进气口; 8-导气隔条;
9-挡尘布幕。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帽体1、设置在帽体1内侧的衬帽2和设置在帽体1前侧的灯座3,帽体1的前部为中间设置有空隙层4的双层结构,空隙层4分别与气幕喷口6和进气嘴5的进气口7相连接,进气嘴5设置在帽体1的顶部,气幕喷口6设置在帽体1前部的下沿。
为对帽体1的后部进行有效防护,所述帽体1的后部设置有挡尘布幕9。
如图2所示,为使气体在空隙层4内均匀流过,在空隙层4内以进气口7为中心径向设置有多条用于导气的导气隔条8。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压气自救系统的压气通过压气软管以及与压气软管相连接进气嘴5进入帽体1前部的空隙层4内,空隙层4的层高小于0.5mm,进入空隙层4内的压气在导气隔条8的引导下,沿空隙层4均匀地向设置在帽体1前部下沿的气幕喷口6扩散,并由气幕喷口6喷出形成气幕,气幕将井下的粉尘与工作人员的口鼻相隔离。设置在帽体1后部的挡尘布幕9可阻止粉尘对工作人员颈项后部的污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29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