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伺服控制器底座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2919.3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1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翟俊龙;王周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狮缝纫机有限公司;上海宝星缝纫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69/30 | 分类号: | D05B69/30;D05B7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梁晓霏 |
地址: | 201708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伺服 控制器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伺服控制器,尤其是涉及缝纫机伺服控制器的外壳。
背景技术
伺服控制器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马达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目前主流的伺服控制器均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控制核心,可以实现比较复杂的控制算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功率器件普遍采用以智能功率模块(IPM)为核心设计的驱动电路,IPM内部集成了驱动电路,同时具有过电压、过电流、过热、欠压等故障检测保护电路,在主回路中还加入软启动电路,以减小启动过程对驱动器的冲击。功率驱动单元首先通过三相全桥整流电路对输入的三相电或者市电进行整流,得到相应的直流电。经过整流好的三相电或市电,再通过三相正弦PWM电压型逆变器变频来驱动三相永磁式同步交流伺服电机。整流单元(AC-DC)主要的拓扑电路是三相全桥不控整流电路。
伺服控制器是伺服系统的核心,它的精度决定了伺服控制系统的整体精度。缝纫机的工作环境决定了其伺服控制器的外壳必须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轻便、易装卸的性能,才能使伺服控制器高效、低故障率的完成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伺服控制器外壳的底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缝纫机伺服控制器底座,包括一U形板,该U形板由底板和侧板组成,所述侧板内侧设置有安装槽,底板和侧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十字形卡槽,两条十字形卡槽之间设置有圆形卡槽,用于连接缝纫机伺服控制器内部元件。
所述侧板的外侧设置有若干T形散热片,其散热作用优于常规散热片。
所述圆形卡槽的端部设置有内螺纹,通过螺钉可连接缝纫机伺服控制器外壳的侧面板件。
所述底板的外侧设置有条状加强棱,可提高缝纫机伺服控制器外壳的抗压性和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缝纫机伺服控制器底座设置的槽式连接件使控制器壳体重量减轻,增强其抗压性,设置的T形散热片散热性能良好,并且装配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缝纫机伺服控制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缝纫机伺服控制器底座的端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缝纫机伺服控制器底座为铝合金材料制作,包括一U形板,该U形板由底板100和侧板110、侧板120组成,侧板120内侧设置有安装槽121,底板100和侧板110的连接处设置有十字形卡槽131a,底板100和侧板120的连接处设置有十字形卡槽131b,两条十字形卡槽之间设置有圆形卡槽132a和圆形卡槽132b,用于连接缝纫机伺服控制器内部元件。
所述侧板110的外侧设置有若干T形散热片111,其散热作用优于常规散热片。
所述圆形卡槽132a和圆形卡槽132b的端部设置有内螺纹,通过螺钉可连接缝纫机伺服控制器外壳的侧面板件。
所述底板100的外侧设置有条状加强棱140,可提高缝纫机伺服控制器外壳的抗压性和美观度。
该缝纫机伺服控制器底座设置的槽式连接件使控制器壳体重量减轻,增强其抗压性,设置的T形散热片散热性能良好,并且装配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狮缝纫机有限公司;上海宝星缝纫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狮缝纫机有限公司;上海宝星缝纫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29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