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锂离子电池浆料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3362.5 | 申请日: | 201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9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商红武;杨习文;程文强;刘坤;耿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00 | 分类号: | B05C11/00;B05C11/10;B05C1/08;B01D35/02;B01D29/0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锂离子电池 浆料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二次锂离子电池浆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二次锂离子电池浆料是将溶剂、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增稠剂以及其他添加剂按一定配方或和搅拌成固液混合物。二次锂离子电池极片是将浆料涂覆在薄的导电基材上烘干得到的。
二次锂离子电池极片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转移涂布法和挤压涂布法。其中转移涂布法对设备精度要求较低,具有操作维修简便等各方面优点,目前占主导地位。其工艺过程为:由料槽、涂辊、背辊及刮刀组成刮刀式转移涂布系统,涂辊与被辊同向旋转,涂辊与料槽中浆料接触并且与刮刀保持微小距离,背辊与涂辊相邻,两者之间有导电基材。浆料通过涂辊旋转,经刮刀刮除多余部分转移到基材上,得到均匀的湿膜,在经过干燥,得到电池极片。
此生产工艺的缺陷在于:二次电池涂布所使用的浆料为固液混合物,该浆料中的颗粒粒径为0.1~100μm,极易发生团聚或沉降,团聚和沉降产生的大颗粒随涂辊转动转移到涂辊与刮刀形成的间隙处,造成浆料局部涂敷不均匀。在浆料搅拌结束后都会用拦网以排除这些颗粒,但是浆料通过管道流到料槽之后,浆料受到外界污染,尤其是正极浆料与空气中水分接触凝聚产生的颗粒,由于空间限制,无法再次进行过滤;如果不使用拦网拦住这些颗粒,颗粒又会造成涂布局部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二次锂离子电池浆料处理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去除浆料中的大颗粒以及杂质,保证极片品质,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二次锂离子电池浆料处理装置,包括浆料储存罐、输送管道、料槽、设置在料槽出口处的涂辊、与涂辊相邻的背辊、刮除涂辊上多余浆料的刮刀,涂辊与背辊之间设有导电基材,料槽内安装有用于拦截处理浆料中大颗粒及杂质的拦网。输送管道一段设置在浆料储存罐底部,另一端通过泵与料槽相连,浆料通过输送管道到达料槽,经过料槽内拦网处理转移到涂辊上,在经过刮刀刮除多余部分的浆料后,适量的浆料转移到背辊基材上。为了保证浆料在料槽中的流畅性,在浆料流动的路径上设置适当的拦网,对浆料中的较大颗粒进行拦截,减少它们运动到涂辊与刮刀间隙间的机会。
其中,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锂离子电池浆料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拦网的目数为50~200目,可防止部分大颗粒从网孔中穿过,减少极片浆料大颗粒导致的划痕。
其中,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锂离子电池浆料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更优选的,所述拦网的目数为100目,使用寿命更长,能够减少拦网更换频率。
其中,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锂离子电池浆料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拦网安装弯折角度为30°~150°,可减少极片浆料大颗粒导致的划痕。
其中,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锂离子电池浆料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更优选的,所述拦网安装弯折角度为60°。
其中,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锂离子电池浆料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拦网安装层数为1~3层。
其中,作为本实用新型二次锂离子电池浆料处理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拦网的高度值为涂辊直径的15%~45%,,可减少极片浆料大颗粒导致的划痕。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二次锂离子电池浆料处理装置,包括料槽、设置在料槽出口处的涂辊、与涂辊相邻的背辊、刮除涂辊上多余浆料的刮刀,涂辊与背辊之间设有导电基材,料槽内安装有用于拦截处理浆料中大颗粒及杂质的拦网,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拦网在料槽中拦截颗粒,在浆料即将到到达涂辊前进行过滤,能够有效的保持生成极片的浆料内无大颗粒及杂质,从而降低极片产生划痕的几率;
2.采用拦网过滤,减少了由于大颗粒及杂质堵塞刮刀及涂辊之间的间隙而导致停机损失;
3.拦网可以循环使用,成本低廉,安装及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33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