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封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4336.4 | 申请日: | 201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5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开世密封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2 | 分类号: | F16J15/3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3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件,尤其是一种油封。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旋转轴唇形油封和往复式唇形油封一般由橡胶1、支撑环2和弹簧3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橡胶1用于构成油封的孔密封部6和轴密封部4,孔密封部6与轴密封部4之间通过连接部5连接,并构成一个整体。因此现有结构的油封中,橡胶部分的体积要占到整个油封体积的70-80%,因此橡胶是构成油封的最主要的部分。
随着橡胶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橡胶油封的原材料成本也随之快速上涨,因此橡胶油封生产和销售的利润越来越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油封,该油封中所使用的橡胶材料少,大大降低了油封的原材料成本,同时保持了较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油封,包括支撑环和橡胶密封唇部,其中,所述支撑环的外侧设有支撑体,支撑体的外端与支撑环的外表面连接,内端与橡胶密封唇部的底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体为树脂支撑体。
所述支撑体通过嵌套或粘结方式与支撑环连接。
所述橡胶密封唇部通过硫化方式与支撑体连接。
所述橡胶密封唇部的环形外侧可以设置弹簧,此时弹簧为橡胶密封唇部提供径向力,从而使橡胶密封唇部起到了密封润滑油的作用;橡胶密封唇部的环形外侧也可以不设置弹簧。
所述橡胶密封唇部的底部内侧即朝向旋转轴的一侧设有副密封唇部。此时橡胶密封唇部包括主密封唇部和副密封唇部,提高了油封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支撑体,利用具有较好弹性、强度和耐温性,且价格较低的树脂支撑体代替现有油封中的橡胶材料来制作油封的孔密封部和起连接作用的连接部,使橡胶部分的体积降到只占整个密封圈体积的10-20%,节省了大量的橡胶材料,降低了油封的原材料成本,同时保持了较好的密封性,满足了油封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油封的半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3中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4中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5中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6中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7中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8中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油封包括支撑体1、支撑环2、弹簧3和橡胶密封唇部4,支撑体1的一端与支撑环2的外表面连接,另一端与橡胶密封唇部4的底部连接。支撑环2嵌套在支撑体1的内表面,并与支撑体1连接。橡胶密封唇部4通过硫化方式与支撑体1连接。橡胶密封唇部4的环形外侧设有弹簧3,弹簧3为橡胶密封唇部4提供径向力,从而使橡胶密封唇部4起到了密封润滑油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体可以由具有较好弹性、强度和耐温性的树脂材料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制造成型,树脂代替现有的橡胶材料制作油封的孔密封部和起连接作用的连接部,降低了橡胶的使用量,由于树脂的成本低,因此大大降低了油封的原材料成本,同时还可以满足油封的使用要求。另外,支撑体也可以由其他与树脂性能类似的材料代替。
实施例2
图3是实施例2所述的油封。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橡胶密封唇部4的底部内侧即朝向旋转轴的一侧设有副密封唇部5,此时橡胶密封唇部4包括主密封唇部和副密封唇部5,其中主密封唇部起到了密封润滑油的作用,副密封唇部5在起到加强主密封唇部密封作用的同时,还可以防止外界杂质进入润滑油中。
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图4是实施例3所述的油封。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橡胶密封唇部4的环形外侧没有设置弹簧,此时该油封用于密封润滑脂。
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图5是实施例4所述的油封。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橡胶密封唇部4的底部内侧即朝向旋转轴的一侧设有副密封唇部5。
其它同实施例3。
实施例5
图6是实施例5所述的油封。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支撑体1与支撑环2之间通过粘结方式连接。
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开世密封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开世密封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43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