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叉铆合式定子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4398.5 | 申请日: | 201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6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黄静文;黄宣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昌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梁永宏 |
地址: | 21534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 合式 定子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定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交叉铆合式定子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产品的普及,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进入千家万户,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象征。马达是电子产品中非常常见的部件,从而导致市场对马达的需求量非常巨大,马达定子是马达的重要组成部件,其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马达质量的好坏,并影响到电子产品的性能稳定性。
市场上常用的马达铆合定子一般由上片单品和下片单品重叠铆合而成,因此,传统铆合定子的加工方法为先分别加工铆合定子的上片单品和下片单品,再将上片单品和下片单品铆合在一起成型为铆合定子,其方法在技术和资源上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如:一、加工部品的工序多,需要的直接和间接的作业人员多,以及机器设备需求多;二、加工部品的模具多,需要上片和下片单品开料模、铆合模及整形模,完成产品至少需三套模具才能完成,设备投入成本及后期维护成本高昂;三、制造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存在的隐患多,废品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备投入成本低,工序简单,加工质量高,生产效率高的交叉铆合式定子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交叉铆合式定子模具,包括模架、上模座、下模座及设置于模架的导柱,导柱上套装有可活动的导套,下模座与导柱的连接,上模座与导套连接,上模座设置有凸模,下模座设置有凹模,该凹模设置有至少六个加工位,相邻的两个加工位的布置方向相互交叉;所述交叉铆合式定子模具还包括依工作顺序设置的切边模组、冲孔模组、冲凸点模组、铆合模组、弯折模组及下料模组;所述冲凸点模组包括设置于凸模的凸点冲头及设置于凹模的冲压套,冲压套内套装有定位钉,冲压套的内径与凸点冲头的直径相适应;该定位钉的上端在冲压套内的下沉深度与相对应的凸点冲头的伸出长度相适应;所述铆合模组包括设置于凸模的铆合冲头及设置于凹模的铆合套,铆合冲头旁侧装设有二级切边冲头,二级切边冲头与凸模连接,所述凹模设置有与二级切边冲头相对应的二级凹孔套。
其中,所述加工位的数量为至少十一个;所述切边模组包括四个切边冲头,分别为第一切边冲头、第二切边冲头、第三切边冲头和第四切边冲头,第一切边冲头和第二切边冲头分别设置于第一个加工位和第二加工位的正上方,第三切边冲头和第四切边冲头分别设置于第四个加工位和第五加工位的正上方。
其中,所述冲孔模组包括设置于凸模的孔冲头及设置于凹模的冲孔套,冲孔套的内径与孔冲头的直径相适应。
其中,所述弯折模组包括设置于凸模的弯折冲头及设置于凹模的弯折套,该弯折套内装设有支撑柱。
其中,所述支撑柱的下方设置有支撑钉,该支撑钉的上端与支撑柱的下端相抵触,支撑钉的下端与下模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叉铆合式定子模具,包括模架、上模座、下模座及设置于模架的导柱,导柱上套装有可活动的导套,下模座与导柱的连接,上模座与导套连接,上模座设置有凸模,下模座设置有凹模,该凹模设置有至少六个加工位,相邻的两个加工位的布置方向相互交叉;还包括依工作顺序设置的切边模组、冲孔模组、冲凸点模组、铆合模组、弯折模组及下料模组;所述冲凸点模组包括设置于凸模的凸点冲头及设置于凹模的冲压套,冲压套内套装有定位钉,冲压套的内径与凸点冲头的直径相适应;该定位钉的上端在冲压套内的下沉深度与相对应的凸点冲头的伸出长度相适应;所述铆合模组包括设置于凸模的铆合冲头及设置于凹模的铆合套,铆合冲头旁侧装设有第二切边冲头,第二切边冲头与凸模连接,所述凹模设置有与第二切边冲头相对应的第二凹孔。
本实用新型设备投入成本低,采用连续冲裁的冲压方式进行加工,大大简化了交叉铆合式定子的加工工序,具有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高等特点,在提高产能、节约资源、确保产品质量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昌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昌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43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入式保护齿机构
- 下一篇:一种二合一罩极电机定子专用整形嵌字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