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线圈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4493.5 | 申请日: | 201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4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谯兴宇;陈强;王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电业局 |
主分类号: | H02K15/12 | 分类号: | H02K15/12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35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线圈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烘干装置,特别是维修期间对电机线圈进行加热烘干的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很多电机、线圈产品维修时,都存在加热烘干、浸漆后烘干等工艺,特别对农村小水电同步发动机和其它容量较大的电机和线圈类产品维修浸漆时,加热通常采用外烤加热法和短路干燥法,不能人为控制加热量和烘烤温度,操作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一种方便控制温度、方便操作的电机线圈加热器。
本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机线圈加热器,控制开关K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的火线,另一端经导线连接可控硅SCR的阳极,可控硅SCR的阴极经导线连接在第一接线柱上,第二接线柱经导线与220V交流电的地线连接,可控硅的控制极与阳极之间串接有按钮开关K1和电阻R1;上述第一、第二接线柱用于连接电机线圈R。
还具有用作装入电机线圈进行加热的箱体;所述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控制开关K以及按钮开关K1均设置在箱体上。
还具有主要由温度传感器和AD转换器以及单片机控制电路组成的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箱体内。
上述220V交流的火线和地线之间还连接有冷却风扇F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方便控制烘干温度、方便操作:本新型电机线圈加热器操作容易,能根据电机、线圈等设备的容量人为控制烘烤电机线圈输入电流。控制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
2、本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3、本新型适用面广:本实用新型电机线圈加热器能适用不同规格的同步发电机、异步电动机、线圈类产品设备的烘烤。安装或改造简单、可人为控制被加热设备的控制电流,使不同类型的加热设备操作更为简单便捷。可广泛用于电机、线圈类产品的维修烘烤和厂家设计生产,具有较大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电路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一种电机线圈加热器,控制开关K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的火线,另一端经导线连接可控硅SCR的阳极,可控硅SCR的阴极经导线连接在第一接线柱上,第二接线柱经导线与220V交流电的地线连接,可控硅的控制极与阳极之间串接有按钮开关K1和电阻R1;上述第一、第二接线柱用于连接电机线圈R。
还具有用作装入电机线圈进行加热的箱体;所述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和控制开关K以及按钮开关K1均设置在箱体上。
还具有主要由温度传感器和AD转换器以及单片机控制电路组成的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箱体内。
220V交流的火线和地线之间还连接有冷却风扇FS。风扇起烘干后的降温作用或加温过程中降温作用。
图1中,控制开关K连接在火线上。温度传感器可采用热电偶。单片机控制电路为现有技术,如,单片机通过光电隔离电路和驱动电路将控制信号送到可控硅的控制极,从而实现对可控硅通断的控制,或者,单片机通过光电隔离电路和驱动电路将控制信号送到继电器,从而实现对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如控制开关K)的控制(此时,按钮开关K1由继电器的常开触头替代)。
电机线圈加热器采用可控硅触发控制器一个;(可控硅配套散热片一只,容量根据用户要求配置);配套冷却风扇(根据可硅整电流控制部分容量配置);固定箱体一个(根据加热器的不同容量确定箱体大小)。配套产品为温度控制设备一套。
新型电机线圈加热器原理:可控硅触发控制器一个可自己制作,或购买成品的电子调速、调光、调温产品,用购买产品时注意取下购买产品的可控硅触发原件,从新型电机线圈加热器可控硅整流元件上取输入和输出的取样电压,注意输入和输出不能接反,然后把触发控制线接在电子调速、调光、调温产品的触发脚。在选择箱体时要考虑散热后确定合理的箱体尺寸,输入和输出端采用绝缘木固定接线,采用所需容量的接线柱。配套产品的感应温度装置一套,温度高于设定最高温度时,自动断开继电器的开关(取代按钮开关K1位置),保护被加热设备因温度过高损坏设备。同时可根据温度计指示温度确定输出电流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电业局,未经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电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44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负荷管理终端电源电路
- 下一篇:一种定子线包整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