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铃薯废水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4714.9 | 申请日: | 201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1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金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废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众所周知,用马铃薯加工淀粉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而这些废水中因富含蛋白、淀粉、糖类等有机物而容易氧化变质成深褐色,是食品工业中污染最严重的废水之一,若不加以处理而直接排放将给环境带来危害。目前,处理马铃薯废水的技术主要有上流式厌氧污水泥床反应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法、膜分离法等,但这些技术存在启动慢、效率低、受PH值和温度影响大、运行成本高、处理效果不理想、设备复杂等缺陷。
臭氧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除味、去色、降解有机物的作用,是一种强氧化剂。用臭氧来处理马铃薯废水虽然反应快、有机物析出多、处理效果好,但由于目前还没有专用设备,因此臭氧消耗量大、运行成本高,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臭氧消耗少、运行成本低的马铃薯废水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处理池;固定在处理池中的溶气室通过设在室壁上的若干通孔与该处理池连通,固定在溶气室中的夹套状布气环通过设在其内壁上的若干布气孔与该溶气室连通;进气管、进水管以及出水管分别与布气环、溶气室以及处理池连通,布气环中设有搅拌装置。
所述搅拌装置由与电机连接并伸入布气环中的搅拌轴、固定在该搅拌轴上的桨叶构成,在处理池的池口处设有刮板,该刮板由与电机连接的减速装置驱动旋转;布气环中固定有传感器;处理池为斗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搅拌装置形成强大的涡流,因此不仅能够保证臭氧充分溶入水中、加快了臭氧溶入速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废水中臭氧的饱和度,降低了臭氧消耗;而且还能使臭氧与废水融合更加均匀充分,改善了处理效果;另外,由于采用了能够自动控制臭氧、废水通入量的传感器,因此能够使两者的比例更加合理,既有利于提高水处理效率和质量、又能进一步节约臭氧用量;第三,由于采用了可旋转的刮板,因此能够将废水表面的废气泡沫及时消除,从而进一步提高反应速度和处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溶气室1 通孔2 搅拌轴3 布气环4 传感器5 进气管6 桨叶7 进水管8 出水管9 布气孔10 处理池11 刮板12 减速装置13 电机14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密闭的溶气室1伸入处理池11中并固定在其底部,分布在溶气室1室壁四周的若干通孔2与该处理池连通;位于溶气室1中的夹套状布气环4固定在处理池11底部,分布于布气环4内壁四周的若干布气孔10与该溶气室连通。在处理池11的底部固定有分别与布气环4、溶气室1以及处理池11连通的进气管6、进水管8以及出水管9。布气环4中设有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由上端与固定于溶气室1顶部的电机14连接下端伸入布气环4底部的搅拌轴3、固定在该搅拌轴上的桨叶7构成。为了便于消除漂浮在水面的废气泡沫,在处理池11的池口处设有刮板12,该刮板由固定在溶气室1顶部并与电机14连接的减速装置13驱动旋转。为了测定水中臭氧的饱和度,布气环4中固定有传感器5。为了便于释放水中废气泡沫,处理池11采用斗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47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