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4941.1 | 申请日: | 201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3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贺文江;由毅;沈源;刘胜利;施剑;胡世伟;张韦韦;刘云卿;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歧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汽车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
背景技术
进气歧管是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一个重要零件,其决定了初始气流量系数和各气缸的进气均匀性,进气歧管位于节气门与引擎进气门之间,空气进入到节气门后,经过进气歧管缓冲分流成若干空气流道,空气流道的数量对应引擎气缸的数量,如四缸引擎就有四道空气流道,每道空气流道都连接有一气缸,将空气导入各气缸中。
以往进气歧管的结构都是进气总管连接着稳压腔的一端,各支管与稳压腔相联通,这样进气歧管将来自进气总管的气体通过各支管输送到所对应各气缸内。现随着技术的提高,人们设计出了一种能使用天然气和汽油的双燃料发动机,此双燃料发动机的提出便需要人们对进气歧管做出重新设计,使进气歧管能满足同时使用天然气、汽油的要求。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上的进气歧管[申请号:200820303661.1;授权公告号:CN201351550Y],其有一进气歧管本体,本体上设有若干个进气歧管,进气歧管上连接有喷嘴接头,该喷嘴接头与其所连接的进气歧管连为一体,喷嘴接头垂直连接在进气歧管的上方。
上述专利通过喷嘴接头向进气歧管内喷射天然气,这样进气歧管便能满足发动机使用天然气的要求,再通过在气缸口处设置喷油器便能实现发动机使用汽油的要求。此进气歧管在原有基础上改动不大,开发容易,但是这种进气歧管只是根据干涉要求在进气歧管上布置喷嘴接头,没有考虑天然气本身物理性质的影响,天然气进入到进气歧管内后,会向节气门扩散,在进气歧管中残留较多的未燃气体,容易造成进气歧管回火,如果天然气气体品质不达标,含硫、水等杂质超标,容易造成进气歧管积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引导天然气气流扩散方向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一本体,所述的本体上具有进气管和若干根支管,所述的进气管与每根支管均相通,其特征在于,每根支管上都固连有用于向其内输送天然气的接头,每个接头均为能引导天然气流向相应支管出口端的倾斜设置。
支管的数量根据气缸的数量而定,一根支管对应一个气缸,接头连接有天然气喷射器,通过接头向支管内喷射天然气,天然气从支管的出口端出去进入到气缸中得到使用。
在不与发动机其它零件干涉的情况下,接头固连在最接近支管的出口端处,这样从接头进入到支管内的天然气到支管出口端的距离最短,天然气容易从支管的出口端出去进入到相应气缸内得到使用,支管内残留的天然气较少,支管不会回火。接头倾斜设置,接头的进气端向远离支管出口端的一侧倾斜,接头内的天然气流道指向支管的出口端,这样接头引导天然气流向支管的出口端,天然气不会向支管内倒灌,避免较多的天然气残留在支管内,支管不会回火,从而提高了发动机进气歧管的使用安全性,延长了发动机进气歧管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中,所述的支管与相应的接头为一体式结构。支管和接头为一体成型制造而成,接头与支管的连接强度好。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中,所述的接头与相应的支管表面的夹角为40度至80度。这样接头能有效地引导天然气向支管的出口端扩散。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中,所述的接头的内径为2mm至6mm。接头内径的设置保证了天然气喷射的控制精度。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中,所述的本体、进气管、支管和接头均为塑料材料制成。采用塑料材料使得本进气歧管重量较轻,而且制造过程可以采用注塑方法,易于实施,制造成本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动机进气歧管通过倾斜设置的接头向支管内输送天然气,能有效引导天然气向支管的出口端扩散进入到气缸中,避免了天然气向支管内倒灌,使残留在支管内的天然气很少,支管不会回火。
2、本发动机进气歧管的接头与相应的支管为一体式结构,接头的连接强度好,使用寿命长。
3、本发动机进气歧管中的接头内径设计保证了天然气喷射的控制精度。
4、本发动机进气歧管采用塑料材料制成,重量轻盈且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进气管;3、支管;4、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49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