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涡轮增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5202.4 | 申请日: | 201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常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俊 |
主分类号: | F02B37/12 | 分类号: | F02B37/1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轮 增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属于内燃机增压装置设计国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种在不改变内燃发动机结构的情况下,就能大幅度提高内燃发动机功率的装置。目前的涡轮增压器主要有两种驱动方式,一是通过内燃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来驱动涡轮转动,从而将大量空气输送至汽缸中助燃。另一种是将内燃发动机曲轴与涡轮轴相连接,通过内然发动机的转动来带动涡轮工作,进而为内燃发动机气缸提供大量的助燃空气。但是通过废气来带动涡轮的增压方式存在较强的涡轮迟滞现象,也就是内燃发动机必须在高转速时才能驱动涡轮,这样便给内燃发动机低转速时的使用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会因高温而消耗更多的机油,不利于降低使用成本。而通过发动机曲轴带动涡轮工作的形式,又存在高速增压值较低,增压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废气驱动的涡轮增压器涡轮迟滞严重,以及曲轴驱动的涡轮增压器高速增压值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由电机驱动的涡轮增压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涡轮增压器,包括其内带空腔、其上带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涡壳,其特征在于涡壳空腔内设有其内带内套的罩式风扇,驱动电机设于罩式风扇的内套中,且驱动电机轴置于内套端部的轴套中,以便在电机驱动下,通过电机轴与轴套的连接,使罩式风扇随电机而旋转,进而将大量空气送至内燃发动机的气缸中助燃,以提高发动机功率。
所述罩式风扇设为两端为敞口的圆筒形,筒壁上沿内圆周间隔设有叶片,两两叶片之间的筒壁上设有通槽,以便通过罩式风扇增加涡轮的进气量,从而提高增压值。
罩式风扇内的内套设为一端敞开,另一端带轴套的圆锥罩,电机轴置于轴套中,以便通过电机直接驱动罩式风扇旋转。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即可通过电机直接带动罩式风扇旋转,使涡轮增压器的涡轮迟滞现象得到完全改善,同时通过罩式风扇可大大提高空气的进入量,提高涡轮的增压值,使内燃发动机在不消耗更多燃油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增加功率,加之空气的大量进入可使燃烧充分、完全,从而有效降低废气排放,减少污染,有利于环保。另外由于电机设于罩式风扇内部,因此不需要改变涡轮壳体的形状和体积,适用范围较广。实为一理想的涡轮增压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包括其内带空腔2、其上带进气口6和出气口12的涡壳1,出气口12与发动机进气口相连,涡壳1空腔2内设有其内带内套3的罩式风扇4,驱动电机5设于罩式风扇4的内套3中,该内套3设为一端敞开,另一端带轴套7的圆锥罩9,驱动电机5的轴8置于内套3圆锥罩9的轴套7中,罩式风扇4设为两端为敞口的圆筒形,筒壁上沿内圆周间隔设有叶片10,两两叶片10之间的筒壁上设有通槽11,如图1、图2,以便在电机5驱动下,通过电机轴8与轴套7的连接,使罩式风扇4随电机5而旋转,进而将大量空气自进气口6进入,增压后从出气口12送至内燃发动机的气缸中助燃,以提高发动机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俊,未经常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52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