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前防撞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5975.2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6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应军军;汤小生;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34 | 分类号: | B60R19/34;B60R21/3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前防撞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碰撞保护装置,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汽车前部和行人的汽车前防撞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很多人都有了私家车,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汽车与汽车、汽车与行人之间都发生过交通事故,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汽车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严重的甚至汽车报废,所以就出现了很多汽车辅助装置,来减少汽车碰撞过程中的损坏,达到保护汽车的目的,但是在汽车与行人碰撞时,这些装置给汽车带来保护的同时,不能给行人一定的保护。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646619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11月24日,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汽车前防撞梁,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用于解决前防撞结构与车辆前部造型冲突问题。它包括横梁、吸能盒和安装板,吸能盒位于横梁两侧,改进后,所述防撞梁两侧由横梁和吸能盒共同形成两楔形缺口,其中,横梁端侧底板向上倾斜设置,横梁两侧横截面递减;所述吸能大口端固接安装板、小口端固接横梁,所述吸能盒底板前部向横梁端侧底板处延伸,在吸能盒底板前端设有吸能盒底板连接面,该连接面与横梁端侧底板贴服固合。其中不足之处是防撞梁给汽车和行人同时起到保护效果不好,不能同时兼顾,车身前横梁薄壁来实现缓冲功能,强度太高,给行人起到保护的作用就会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防撞梁给汽车和行人同时起到保护效果不好,不能同时兼顾,车身前横梁薄壁来实现缓冲功能,强度太高,给行人起到保护的作用就会下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给汽车和行人同时起到保护作用的汽车前防撞梁结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结构,包括横梁、吸能盒和支架板,吸能盒的一端与横梁连接,吸能盒的另一端与支架板连接,所述的横梁上设有缓冲块,所述的缓冲块上设有溃缩凹腔,所述的溃缩凹腔与横梁的外侧形状相匹配,所述的缓冲块与横梁固定连接。缓冲块上的溃缩凹腔在汽车与行人碰撞时,溃缩凹腔发生形变,吸收碰撞能量,起到行人保护的作用,降低碰撞的损失程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缓冲块的压缩硬度为15N/cm2~20N/cm2。缓冲块的压缩硬度小,能最大程度的吸收碰撞能量,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行人受伤程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缓冲块的回弹率为31%~33%。缓冲块的回弹率高,能很好的起到缓冲作用,来保证行人最大程度上受到保护。
作为优选,所述的缓冲块呈弧形,缓冲块的弧形与横梁的弧形相匹配。缓冲块的弧形与横梁的弧形相匹配,在汽车和行人碰撞时,汽车和行人同时受到保护。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架板上设有紧固螺栓孔。支架板上设有紧固螺栓孔,在汽车受到小程度的损坏的情况下,方便更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汽车与行人碰撞时,汽车和行人同时得到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缓冲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支架板;2、吸能盒;3、缓冲块;4、横梁;5、紧固螺栓孔;6、溃缩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汽车前防撞梁结构(见附图1),包括支架板1、吸能盒2和横梁4,吸能盒2的一端和支架板1焊接,吸能盒2的另一端与横梁4焊接,支架板1均有四个紧固螺栓孔5,支架板1和吸能盒2均为两个,支架板1和吸能盒均分布在横梁4的两端,横梁4上有缓冲块3,缓冲块3的内部有溃缩凹腔6(见附图2),缓冲块3与横梁4之间螺栓连接,缓冲块3的压缩硬度为15N/cm2,缓冲块3的回弹率为33%。
安装时,通过支架板1上的紧固螺栓孔5与汽车车架螺栓连接;在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缓冲块3内部的溃缩凹腔6发生形变,吸收碰撞能量,缓冲块3还有回弹缓冲作用,从而对行人的腿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碰撞时,横梁4挤压吸能盒2,吸能盒2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对汽车也起到保护作用,所以,在发生汽车与行人碰撞时,本实用新型既能对行人起到保护作用,又能对汽车起到保护作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59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止轮器
- 下一篇:基于双电机独立四驱的纯电动汽车通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