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与收讯系统作平衡连结之天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6432.2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8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仲哲;蔡孟学;苏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30 | 分类号: | H01Q21/30;H01Q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尚世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平衡 连结 天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天线与组件组合,尤指一种使天线以对称或非对称型式设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习知天线与系统的结合方式,大多數是以不平衡天线加上一段传输线或在基板上加入一组匹配电路来达到良好的阻抗匹配。例如目前BT/WiFi(蓝牙/无线区域网络)使用的多属单极天线或偶极天线所构成,该天线设计方式虽具良好特性,但不平衡的天线结构会造成传输线中不平衡的反射电流,进而激发非必要之辐射,而影响天线本体的特性。而且,电子产品本身具备许多噪声源,宽带天线会将这些噪声收入系统端内,而影响到整体收讯的质量。
再者,目前电子产品是以轻薄短小的设计及高移动性方向发展,如果将该等习知天线结构设于电子产品的内部,则会有恼人的噪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创作者针对上述缺失悉心研究各种解决的方法,在经过不断研究、实验与改良后,终于开发设计出本新型。
因此,本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与收讯系统作平衡连结之天线结构,包括有二组天线、一馈入端组件以及二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该二组天线各经由一组传输线联机至馈入端组件,馈入端组件的一端联机至收讯系统端;藉此使二组天线和系统端构成平衡连结结构。
该可与收讯系统作平衡连结之天线结构,系能直接以单极天线来抑制接收时的不必要噪声,且保有良好的天线特性,天线置放于具高移动性之电子产品内部时亦能发挥良好的收讯质量。
依本新型之可与收讯系统作平衡连结之天线结构,系以一个天线或多数个天线搭配一个或多个组件(该组件可为业界所惯用之平衡不平衡转换器(Balun)或抗流线圈(choke))组合,抵消较微弱的噪声波源,进而解调出较干净的主讯号源,为本新型之次一目的。
依本新型之可与收讯系统作平衡连结之天线结构,其天线与平衡不平衡转换器(Balun)或抗流线圈(choke)的组合方式,可以是将雨单极天线的雨端电极视为正输入端与负输入端构成的差动对,再依照频率的不同使用需求决定其传输线段的长度与天线设计类型,为本新型之次一目的。
依本新型之可与收讯系统作平衡连结之天线结构,藉由将平衡不平衡转换器(Balun)或抗流线圈(choke)设为馈入端组件,传输线的长度可依照组件本身的相位设定而有不同长度设计,馈入端组件于接收雨相位相差180°且振幅相等之主要讯号波与较微弱之噪声波源时,能利用此平衡式天线结构来抵消较微弱之噪声波源,为本新型之次一目的。
至于本新型之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请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之说明即可得到完全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之对称式单极天线配置示意图。
图2为图1之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新型使用于印刷电路板之示意图。
图4为本新型实施时之天线量测参数图。
图5为对称天线与非对称天线之噪声量测图。
图6为本新型之第二实施例图。
图7为本新型之第三实施例图。
图8为本新型之第四实施例图。
图9为本新型之第五实施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20、10A、20A:天线
10B、20B:对称之PIFA天线
10C、20C:芯片型天线
10D、20D:不对称之PIFA天线
10E:第一天线群组
20E:第二天线群组
30、30A、30B:传输线
40、40A、40B、40C、40D:馈入端组件
40E:馈入端组件群组
50、50A、50B、50C、50D、50E:系统端
60:印刷电路板
11、21: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新型之可与收讯系统作平衡连结之天线结构,如图1所示,系以至少两组天线10、20以对称或不对称的型式经传输线30连接至馈入端组件40,再经馈入端组件40连接至系统端50,其中,该馈入端组件40系可选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Balun)或抗流线圈(choke)。
图2系上述构成之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天线10、20分别从两侧各别连接至馈入端组件40后,馈入端组件40连接一条线11至接地线,并以另一条线21连接至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佳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64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