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去除电流分流主线批锋的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6478.4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0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臧一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振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何凌 |
地址: | 51812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电流 分流 主线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除电流分流主线批锋的冲压模具,属于电子信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流分流主线是目前信息电子行业解决大电流、高可靠性电流分配的趋势性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电流分流主线有很多孔洞,这些孔洞是采用数控冲压产生的,不可避免地在这些孔洞的周围就会产生披锋。这些披锋必须被去除,一方面披锋的存在影响产品的外观,另外披锋在电流分流主线的使用过程中会因为电压的存在导致尖端放电,影响电流分流主线的正常使用。之前通常去除披锋的办法通常是采用人工的方法将披锋逐一打磨掉,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速度慢,而且打磨过程中因为人的原因导致打磨程度难以统一,而且在人力成本高企和难招人的今天,这种方法已经暴露出严重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去除电流分流主线批锋的冲压模具,通过设计相应的动模和定模,利用圆弧面和挤压去除掉披锋,效率高,效果佳。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去除电流分流主线批锋的冲压模具,由T型动模和定模组成,动模由模体和圆柱形钢柱一体构成,钢柱的根部打磨形成光滑的圆弧面倒角。
优选的,上述定模中间凹陷有圆柱形空间,空间的直径等于钢柱的直径。
优选的,上述钢柱的高度大于定模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针对之前采用的去披锋的方法进行改进,采用一种冲压模具进行去披锋的处理,成功地将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去披锋的统一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中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后示意图。
附图标记:1-动模;2-倒角;3-钢柱;4-披锋;5-电流分流主线;6-定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去除电流分流主线披锋的冲压模具,由T型动模1和定模6组成。如图1所示,动模1由模体和圆柱形钢柱2一体构成,钢柱2的根部打磨形成光滑的圆弧面倒角3。如图2所示,电流分流主线5固定在定模6上,孔洞边沿的披锋4尚未去除。如图3所示,显示了冲压过程中动模1和定模6合模后的状态,从图中看出,披锋4已经被动模1的圆弧面倒角3挤压去除。如图4所示,冲压过程中动模1和定模6分开以后,冲压过程中孔洞边沿的披锋4被钢柱3均匀地挤除,达到去除披锋的效果。
从图中可以得出,定模6中间凹陷有圆柱形空间,并且空间的直径等于钢柱2的直径才能达到很好的挤压效果,不会留处空隙。而披锋4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因此,钢柱2的高度大于定模6的高度。整个冲压模的动模1去除披锋的关键部位是冲压钢柱3,这些钢柱的结构非常简单,利用钢材相对铜材更加硬的特性,在冲压过程中利用钢柱底部的圆弧2部分将孔洞边沿的披锋去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去除电流分流主线批锋的冲压模具,设计了动模和定模部分,定模固定电流分流主线,动模在冲压的过程中利用圆弧面倒角挤压掉披锋,这种可以批量式进行操作的模具降低了去除电流分流主线表面披锋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率,减少了工人数量和实现了产品的一致性。
以上所述,仅是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施范围,举凡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指示的精神与原理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改变或修饰,仍应由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振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振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64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级进模防跳屑凹模
- 下一篇:一种加工金属圆钣料边缘增厚的旋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