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路一体型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6482.0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3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卢丰收;袁国锋;李飞;王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0/06 | 分类号: | H01F30/06;H01F27/30;H01F2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路一 体型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电气元件。
背景技术
宽带变压器是数字用户线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用户板上不可或缺的器件,现有宽带变压器都是单路器件,单路器件正视图示意图如图1所示,侧视图示意图如图2所示,单路宽带变压器包括单体骨架11、变压线圈15,单体磁芯17,单体骨架包括线轴13和固定管脚部分,变压线圈15缠绕在线轴13上,单体磁芯17将单体骨架11和变压线圈15罩住,变压线圈15占据由单体骨架11和单体磁芯17围成的空间。图3为图1中沿A-A方向的磁芯剖面图,单体磁芯17由一对磁体31和32组成。随着单板密度越来越高,原来的单路变压器在单板上占的相对面积越来越大,制约了单板的密度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单板集成度,减少器件对单板布局面积的占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单路变压器进行集成,提升产品密度,减少器件占用印刷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路一体型变压器,多路为大于等于两路,包括:
骨架,多组变压线圈和磁芯,
所述骨架包括多个线轴和固定管脚部分,
所述磁芯具有分隔结构,用于分隔所述多组变压线圈,
所述多组变压线圈分别缠绕在所述骨架的多个线轴上,变压线圈与线轴一一对应,
所述磁芯将所述骨架和所述多组变压线圈罩住,
所述磁芯的分隔结构将所述多组变压线圈一一隔开。
与分离的变压器相比,多路一体型变压器减少了PCB上的器件间隔,由多个单体磁芯拼接而成或者由一对磁体拼接而成的磁芯在空间上连续,可以使得一体骨架尽可能减小,减少了器件占用PCB的空间,提升了产品密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列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背景技术中单路器件正视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单路器件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磁芯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路一体型变压器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路一体型变压器正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路一体型变压器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多路磁芯沿B-B方向的剖面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路一体型变压器正视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多路磁芯沿C-C方向的剖面俯视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组件列表如下:
11单体骨架,13线轴,15变压线圈,17单体磁芯,31磁体,32磁体,41骨架,43两个线轴,45两组变压线圈,47磁芯,51单体磁芯,53单体磁芯,55分隔结构,71磁体,72磁体,73磁体,74磁体,81磁芯,83分隔结构,91磁体,92磁体,93分隔壁,94分隔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路一体型变压器,如图4所示,包括:
骨架41,两组变压线圈45和磁芯47,
骨架41包括两个线轴43和固定管脚部分,
磁芯47具有分隔结构,该分隔结构能够将两个变压线圈分隔开,
两组变压线圈45分别缠绕在两个线轴43上,变压线圈与线轴一一对应,每个线轴上都缠有一组变压线圈,每组变压线圈都缠绕在一个线轴上,
磁芯47将两组变压线圈45和骨架41罩住,此时两组变压线圈45被磁芯47的分隔结构一一隔开。
骨架41可以看作是由两个单体骨架11组成的一个整体,该整体骨架包括了组成该整体骨架的两个单体骨架的线轴和固定管脚部分。
如图5所示,磁芯47可以由两个单体磁芯51和单体磁芯53靠在一起组成,两个相邻的单体磁芯的外壁构成的分隔结构55将两组变压线圈隔开。两个磁芯挨在一起,磁芯占的空间尽可能小,一体骨架也相应地缩小,从而减小占用PCB板的面积。图6为所述双路一体型变压器的立体示意图。
进一步,如图7所示,单体磁芯51可以由一对磁体71和72组成,单体磁芯53可以由一对磁体73和74组成。此时,分隔结构55由磁体71、72、73、74的外壁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64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