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信号线连接结构及使用其的阵列基板与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7260.0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9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盛;唐磊;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H01L23/522;H05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线 连接 结构 使用 阵列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号线连接结构及使用其的阵列基板与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作为一种重要的平板显示方式,近十多年有了飞速的发展。液晶显示有轻、薄、低能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与电视、计算机、手机、数码相机等现代化信息设备。
液晶面板一般由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和两基板中间的液晶层构成。其中阵列基板由像素区薄膜晶体管电路和外围区的周边电路构成;彩膜由红绿蓝树脂和黑矩阵构成。通过控制薄膜晶体管的开关控制液晶的偏转来达到控制光的通过量从而实现显示。其中,薄膜晶体管的开关是通过信号实现控制的。具体的,通过周边电路中的信号线,将信号引入像素区的薄膜晶体管来实现控制的。
如图1A所示,背景技术中的液晶显示器件外围电路的信号线连接示意图中,第一信号线11a和第二信号线21a部分重叠,中间和最外层都有一层绝缘保护层,彼此绝缘。分别在第一信号线11a和第二信号线21a的绝缘层上打过孔12a和22a,然后再镀上一层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层4a,通过过孔12a和22a上的ITO层4a将第一信号线11a和第二信号线21a连接,起到传输信号的作用。
图1B为图1A上AA’方向上的截面图,包括玻璃基板0、保护层3和5。在阵列基板的制作过程中,在第一信号线11a和第二信号线21a绝缘层上打完过孔后,静电容易聚集在过孔12a和22a处,当在上面镀上一层ITO层4a后,第一信号线11a的过孔12a处和第二信号线21a的过孔22a处聚集的静电会通 过ITO层4a瞬间释放,产生很大的电流导致ITO层4a被烧毁,使得第一信号线11a和第二信号线21a上的信号传输中断。
目前防止静电放电损坏电路的技术有两种:第一种是增加第一信号线11a和第二信号线21a的电阻,通过降低在过孔处ITO层4a电压的方法来减小放电电流的方法来保护ITO层4a。另外一种方法如图2所示,增加过孔的面积,通过减小第一信号线11a和第二信号线21a的接触电阻来减小过孔处ITO层4a的分压。
虽然上述两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静电放电保护ITO层,但是如果静电电压较高时静电放电现象还会经常发生,并将过孔上覆盖的ITO层烧毁,导致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的信号传输中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线连接结构及使用其的阵列基板与液晶显示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静电放电现象将过孔上覆盖的导电层烧毁,导致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的信号传输中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信号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一端和所述第二信号线一端相对应并通过导电层进行连接,该结构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信号线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尖端;
设置在所述第二信号线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尖端;
所述第一尖端和所述第二尖端相对设置但不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上的静电通过所述第一尖端和所述第二尖端释放。
较佳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导电层通过所述保护层上的过孔将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进行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不交叠。
较佳的,所述第一尖端和所述第二尖端的形状相同。
较佳的,所述第一尖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信号线的过孔连接处的上方、下方、左方、右方或中间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位置;
所述第二尖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信号线的过孔连接处的上方、下方、左方、右方或中间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位置。
较佳的,所述第一尖端的顶部是锯齿形或剑形;
所述第二尖端的顶部是锯齿形或剑形。
较佳的,所述第一尖端和所述第二尖端不交叠。
较佳的,所述第一尖端的底部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相交处为圆角或近似圆角;
所述第二尖端的底部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相交处为圆角或近似圆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使用上述信号线连接结构的阵列基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使用上述阵列基板的液晶显示器。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信号线连接结构中两端信号线上分别有用于释放静电的尖端,可以避免静电放电现象将过孔上覆盖的导电层烧毁,导致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的信号传输中断的情况发生,从而更好地保护信号线,提高了信号线的传输性能和传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7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