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油两用液力偶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7276.1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4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江树基;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兴液力传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1/04 | 分类号: | F16H4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莫瑶江 |
地址: | 527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力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液力偶合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油两用的液力偶合器。
背景技术
原理:液力偶合器是装在动力机和工作机之间并与之组成一个传动系统装置。液力偶合器的输入端与动力机连接,输出端与工作机连接。偶合器由泵轮、涡轮对称布置构成工作腔。泵轮、涡轮均设置一定数量的叶片。外壳与泵轮构成一个密封腔,工作腔内充填工作液,用以传递动力。
当动力机通过输出轴带动偶合器泵轮旋转时充填在工作腔内的液体受离心力和工作叶轮的双重作用下,从泵轮抛向涡轮,带动涡轮旋转,同时带动工作机转动把动力输出。即泵轮获得了动力机的机械能转化成液体动能,涡轮吸收了液体动能然后又转化成了机械能做功,这样循环不断传递动力。
油介质和水介质偶合器的原理是相同,即是通过液体介质传递动力。都具有液力偶合器的优点。但这二种产品由于各自使用的介质不一样,结构也不一样。不能通用替代。
1、油介质的偶合器轴承是靠工作油去润滑,不能充水,如果充水作介质轴承会损坏。加上壳体强度不符合充水使用的设计要求(因为水在工作中会升温气化,产生压力)。
2、水介质的偶合器在结构上可充油使用,但过载后的合金保护温度太低,稍有些过载即会出现喷液现象,影响生产效率。而且各项性能要求以煤矿井下使用的场合设定。使用范围有一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单独使用提供油介质或水介质的偶合器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应广大用户的使用工况和使用条件,方便用户在原有资源条件下的使用;同时具有通用性、实用性和可选择性,还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对煤矿等场合还能起安全防爆作用目的的水油两用的液力耦合 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油两用的液力偶合器,其由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组成,主动部分包括主动联轴器、从动联轴器、弹性块、后辅腔、泵轮、外壳或侧辅腔、密封端盖、泵轮压盖;所述从动部分包括主轴、涡轮、螺纹环,所述主动联轴器与主轴分别与动力机轴、工作机输入轴配合安装在同一轴线上;主动联轴器与从动联轴器齿爪对向安装,弹性块设在主动联轴器和从动联轴器的中间,连接两件传递动力,后辅腔一端与从动联轴器连接,另一端与泵轮连接,后辅腔装有一防脱弹簧油封与主轴外圆密封,泵轮压盖装在泵轮上压住第一轴承在主轴上,泵轮上设有二个注液塞,注液塞与泵轮内相通;外壳或侧辅腔通过第二轴承与主轴固定,并与泵轮的法兰连接,密封端盖连接在外壳或侧辅腔上,密封端盖上的防脱弹簧油封唇口与主轴外圆密封;泵轮和外壳或侧辅腔上所装的防脱弹簧油封唇口与主轴外圆密封,防止水进入轴承内,外壳或侧辅腔上分别对称装有易熔塞/易爆塞。
平面密封采用O型密封圈、轴向密封采用特殊设计的防脱弹簧骨架橡胶油封。轴承采用锂基润滑脂。注液塞通用,易爆塞和易熔塞根据水油介质的采用而确定。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在煤矿机械、矿山机械、起重运输机械、食品机械、棉纺机械、粮食机械等,凡是有电动机的机械都可应用,其优点为起动容易,过载保护,减少起动时的平均电流,减少冲击、振动,均衡多机驱动负载,无机械磨损,防止引起煤矿瓦斯爆炸。
水、油二用YOXDY型系列液力偶合器的创新点:
1.工作腔内的二组油封采用封水封油的专用油封(特殊设计).
2.油介质和水介质的易熔塞螺孔相同,用户在使用不同介质工作时可随时更换不同熔点的易熔塞.
3.工作腔内与液体接触的钢件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可适用矿物油、清水、难燃液甚至在海边的海水使用。
4.更换液体使用,只将原来的液体放掉,然后注入清水转动工作腔冲洗一下,即可注入其它液体使用,同时更换易熔塞(用油作液体为140℃易熔塞,用水、难燃液作工作液体为110℃的易熔塞)和易爆塞,很方便。
5.外型及内部结构的设计均参考水介质液力偶合器原型,结构。具有油介质的优点,有美观、大方、紧凑、实用、新颖、可靠等优点,为市场应用新增一个系列的新产品。
6.安装、操作、使用方法和步骤和常规水介质、油介质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相同,只是更换液体时按点“4”就可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提高电动机起动能力,使电动机充分发挥作用,避免大马拉小马现象。
2、起动平稳,并在运动中消减冲击和振动,延长电动机和工作机的使用寿命。
3、过载保护,在过载时能保护电动机和工作机不受损坏,在工作机卡死时,电动机也不会“闷车”而烧毁。
4、缩短起动电流的持续时间,节省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兴液力传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兴液力传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72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菊粉的分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分子褐藻葡聚糖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