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设备射频身份识别的油井智能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7842.9 | 申请日: | 201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8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江;宋江伟;谈继强;庞涛;谢欣岳;周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金牛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刘永生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设备 射频 身份 识别 油井 智能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射频识别技术实现设备组网的油井智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的油井数字化,是通过各类变送器及远程终端单元RTU模块(Remote Terminal Units)对油井的套压、油压、井温、载荷、液面等参数进行采集,由于变送器的身份信息和采集的数据信息是分离的,对现场变送器的身份、位置的标识只能通过在上位机组态画面上进行定义和标识,现场的传输方式包括:单井到RTU采用有线方式、无线方式或无线电通讯;RTU到中控采用GPRS、无线网桥或数传电台方式。如果变送器损坏、移动到其它井上,都需要人工在上位机上进行重新设定。同时,变频技术在油井上的运用,目前国内才刚刚开始,在使用过程中变频频率的调节没有形成闭环控制,往往是人为地把上冲程和下冲程的频率控制在一个固定的值上,没有起到真正节约能源的作用。相关适用改进技术方案公开较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供使设备具有身份标识识别的油井智能控制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措施在于:数据采集端和变频设备上固定电子标签,远端测控单元上固定射频读取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电流变送器、液面、载荷部位固定电子标签,与远端测控单元上安装的识别设备构成油井测控物联网,对现场传感器、变频器都进行身份标识,方便地掌握变送器的信 息并能实现自由地组网;把单井的数据与变频器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变频的智能控制,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数据采集端1,变频设备2,电子标签3,远端测控单元4,射频读取单元5。
具体实施方式
数据采集端1和变频设备2上固定电子标签3,远端测控单元4上固定射频读取单元5。
数据采集端1为油水井、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电流变送器、液面、载荷。
远端测控单元4也称为RTU。由电子标签3和射频读取单元5为主构成电子标签射频识别系统,即RFID。
在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电流变送器、液面、载荷、油田专用变频器和RTU上安装RFID设备,对现场传感器、变频器都进行身份标识,构成油井作业物流网,对油压、套压、温度、载荷、位移、电流和电压数据进行采集;在变频器上集成单井自动化功能;通过采集液位的即时数据,控制变频器,判断是否需要在最低频率运行;通过采集功图信息来控制变频器在合理的频率范围上运行,实现变频的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物联网技术,对现场传感器、变频器都进行身份标识,方便地掌握变送器的信息并能实现自由地组网;把单井的数 据与变频器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液位的采集可以控制变频器是否需要在最低频率运行;通过功图的采集来控制变频器在合理的频率范围上运行,实现变频的智能控制,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在以上实施例中,未及叙述的如铰接、防滑以及结构加强等涉及实施的其他必要技术等采用现有技术,不再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金牛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疆金牛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78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