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质球阀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8783.7 | 申请日: | 201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2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谭社曙;陈士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F16K2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邱奕才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质球阀,具体涉及一种内衬塑铜质球阀。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市场中,阀门采用内衬塑料只有铁质阀门,铜制阀门还无信息在市场上做衬塑处理的。现在人们对饮水方面越来越重视,世界各国也相应的出台不少针对供饮用水系统所采用的管道阀门材质要求。对于供水系统里所采用的铜制阀门,不少欧美国家为保证人身健康,对其材质开始要求为无铅铜,因其材料成本高,再加上制造工艺要求高(无铅铜在热加工和冷加工时工艺要求比普通铜要求高,难度大),造成目前的铜制品阀门主要用于供水系统,供油/气系统(非腐蚀性的),用途受到了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现有缺陷的铜质球阀。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质球阀,包括铜质阀盖、阀体、阀球、阀杆,阀盖和阀体紧密连接形成阀腔,阀体的上端设置有开口,阀球装设在阀腔内,阀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阀球的上端,另一端伸出阀体的上端开口,在所述阀盖和阀体的内腔内壁上设置有塑料内衬,在所述阀球和阀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塑料外层,在普通铜材质球阀上衬PVC-U塑胶,一方面减少介质对铜的腐蚀,另一方由于介质不直接与铜接触,也降低了某些介质对铜材质要求,拓宽了铜质球阀的用途;阀球部分衬塑后,可以省掉现有产品抛光工艺、电镀工艺、精加工工艺等,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而又实用可靠;阀球与阀杆上衬塑后融为一体,消除了转动角差,杜绝了因压力变化引起阀杆冲出体外的危险,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
在所述阀盖和阀体外接出口处塑料内衬上设置有接口芯子,使得外接管道也能避免与介质接触。
在阀体内设置有密封座,阀球装设在密封座内并与密封座紧密接触,球阀密封效果更好。
在所述阀体的开口处设置有支承座,阀杆在开启时更佳稳定。
在所述阀杆的上端设置有手柄,方便阀杆开启。
在阀杆与支承座之间设置有填料,更大程度避免了阀杆与介质接触。
所述阀盖和阀体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栓,阀盖和阀体采用螺栓连接,装配方便快捷。
在所述阀盖和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普通铜材质球阀上衬PVC-U塑胶,一方面减少介质对铜的腐蚀,另一方也降低了某些介质对铜材质要求进而限制铜质球阀的用途,使铜制球阀用途更广。
2、阀球部分衬塑后,可以在制造过程中省掉现有产品抛光工艺、电镀工艺、精加工工艺等。使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而又实用可靠;
3、衬塑后,阀体内壁光滑,流体阻力小,流道通畅;开关迅速、方便,只需将球体转动90o,球阀便完成开启和关闭动作。
4、在阀体外接出口处采用塑料接口芯子,使其更大程度上杜绝介质与金属接触产生腐蚀。
5、球体与阀杆衬塑后融为一体,消除了转动角差,杜绝了因压力变化引起阀杆冲出体外的危险,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
6、衬塑铜制球阀在阀杆与支撑座之间采用了填料密封,更大程度避免了阀杆与介质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盖、2-阀体、31-阀球、32-阀杆、4-密封座、5-密封圈、6-螺栓、7-填料、8-支撑座、9-压紧帽、10-垫片、11-螺母、12-手柄、13、接口芯子。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铜球阀包括由阀体由阀盖1、阀体2、阀杆32、阀球31、密封座4、密封圈5、螺栓6、填料7、支撑座8、压紧帽9、垫片10、螺母11、手柄12,阀盖1和阀体2之间设置螺栓6,阀盖1和阀体2通过螺栓6紧密连接形成阀腔,密封座4装设在阀腔内,阀球31装设在密封座4内并与密封座4紧密接触,阀体2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在开口处设置有支承座8,阀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阀球31的上端,另一端依次伸出阀体2的上端开口、支承座8后与手柄12连接,螺母11将手柄12固定在阀杆32上端,在螺母11与手柄12之间设置有垫片10,在阀盖1和阀体2的内腔内壁上设置有塑料内衬,在阀杆32,阀球3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腐蚀的塑料外层;衬塑后,阀杆32,阀球31融为一体,消除了转动角差,杜绝了因压力变化引起阀杆冲出体外的危险,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在阀盖1和阀体2外接出口处衬塑时同时衬出接口芯子13,避免管端口与介质接触,产生腐蚀;在阀杆32与支承座8之间设置有填料7,压紧帽9压紧填料7;在阀盖1和阀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防止介质泄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87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