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漏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8854.3 | 申请日: | 201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2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聂众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288 | 分类号: | E03C1/288;E03F5/04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邱奕才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行业管道排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地漏。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行业的排水系统,已广泛应用同层排水技术,排水地漏是与之配套使用产品。现有的排水地漏都普遍存在内部结构设计复杂,排水污水易倒灌、杂物留存死角等现象。中国专利号200610012494.0公开了一种同层排水多功能地漏,是一种在漏体缸内设有水封挡板、防臭挡板的地漏,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水封挡板和防臭挡板都设于漏体缸内,不仅影响了排水速度,也未能完全解决污水倒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速度快、防臭效果好的地漏。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漏,包括漏体缸、栅板、水封装置、出水口、排水管接口,其中栅板装设在漏体缸的顶部,水封装置装设在漏体缸内部,出水口设置在漏体缸的侧壁上,排水管接口设置在漏体缸出水口外侧并与出水口连通连接,在出水口位于排水管接口一侧设置有水封翻板,将翻板机构设置在缸体的出水口外,使得地漏内部结构更简单,加快排水速度、同时能防止污水倒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封装置为一漏斗,所述漏斗的漏斗筒体的最低点低于出水口的最低点;漏斗的筒体与漏体缸壁形成水封,同时漏斗的筒体与漏体缸壁之间形成双通道,加快水流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漏体缸底部呈圆弧状,减少杂物留存死角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在缸壳体和漏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密封效果好,水流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漏体缸、2-漏斗、3-栅板、4-密封圈、5-水封翻板、6-漏体水流通道、7-排水管接口、8-出水口、9-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漏,包括漏体缸1、漏斗2、栅板3、排水管接口7、出水口8,其中栅板3装设在漏体缸1的顶部,漏斗2装设在漏体缸1内部,出水口8设置在漏体缸1的侧壁上,排水管接口7设置在漏体缸1的外并与出水口8连接,在出水口8位于排水管接口7一侧设置有水封翻板5;漏斗2的漏斗筒体的最低点低于出水口8的最低点,漏斗2的筒体与漏体缸壁形成水封,漏斗2的筒体与漏体缸壁之间形成双流水通道6;漏体缸1底部呈圆弧状,减少杂物留存死角的现象发生;在漏体缸1和漏斗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排水管接口7与排水管9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污水由栅板3经漏斗2流入水流通道6内,当污水达到出水口8位置时,冲开水封翻板5流入外侧的排水管接口7;无水流时,水封翻板5在重力作用下封闭出水口8,起到防臭及防溢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88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地下室外墙铺设钢板网的支撑块
- 下一篇:下水道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