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桡动脉穿刺点止血压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9102.9 | 申请日: | 201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7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兵;张志斌;杨建鑫;李术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桡动脉 穿刺 止血 压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桡动脉穿刺点止血压迫器。
背景技术
经桡动脉进行介入的手术后,目前常用的止血方法是绷带压迫止血。医生将绷带一圈圈缠绕在患者手臂的穿刺部位压迫6-8小时。由于在止血过程中,随着人体麻醉状态的减轻,患者所感受到的痛苦会逐渐增加,而且由于人体自身的凝血细胞可以使穿刺口逐渐封闭,需要的外部压力也可以逐渐降低。
常用的绷带包扎方法不能在适当的时候方便的减轻压力,因此不能在适当的时候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操作简便快捷、提高治疗效果的用于桡动脉穿刺点止血压迫器。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桡动脉穿刺点止血压迫器,包括:
绑带,其中部设置有护带;
充气球囊,其设置在所述绑带的下面;
管路,其一端与所述充气球囊连通;
单向阀,其设置于所述管路的另一端上。
其中,所述充气球囊包括长方形的大气囊和小气囊,大气囊的体积大于小气囊,大气囊设置在小气囊的上面,并且,大气囊与小气囊之间设置有连通口,所述管路设置于所述大气囊上。
其中,所述大气囊的左端与相应于所述护带左端的所述绑带的下侧连接,并且所述大气囊的左侧部分与所述绑带的下侧接触,所述小气囊的两端通过膜状物与相应于所述护带两端的所述绑带的下侧连接。
其中,所述大气囊(上设置有用于对准桡动脉穿刺点的标记)。
其中,所述绑带和所述护带之间设置有弓形支撑板。
其中,所述绑带的两端设置有可调粘扣。
其中,所述大气囊、小气囊、膜状物、绑带、护带、弓形支撑板、管路、单向阀均由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桡动脉穿刺点止血压迫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充气量,与人体接触感觉舒适,减少患者的痛苦,不阻碍静脉回流,可提高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桡动脉穿刺点止血压迫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桡动脉穿刺点止血压迫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桡动脉穿刺点止血压迫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绑带8、护带9、充气球囊、管路3、单向阀4、弓形支撑板6。
护带9设置于绑带8的中部,护带9的宽度要窄于绑带8的宽度;护带9和绑带8之间的缝隙设置有弓形支撑板6,以保证止血压迫器在使用过程中不影响静脉回流。绑带8两端设置有可调粘扣5,便于根据患者的胖瘦调节绑带8的绑缚松紧程度。
充气球囊设置于绑带8的下面,充气球囊包括充气前为长方形、充气后为枕形的大气囊102和小气囊101,大气囊102和小气囊101之间通过连通口7连通。大气囊102的左端和相应于护带9左端的绑带8的下侧连接并且大气囊102的左侧部分与绑带8的下侧接触,小气囊101的两端通过膜状物与相应于护带9两端的绑带8的下侧连接。管路3的一端与大气囊102连通,管路3的另一端设置有单向阀4,单向阀4为可充放气阀门,在使用过程中便于调节气体充入量。大气囊102上设置有用于对准桡动脉穿刺点的标记2。
大气囊102、小气囊101、膜状物、管路3、单向阀4、弓形支撑板6、连通口7、绑带8以及护带9均由透明材料制作;标记不使用透明材料制作;进一步,大气囊102、小气囊101和绑带8由聚氨酯PU、聚氯乙烯等高分子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桡动脉穿刺点止血压迫器的使用过程是:在经桡动脉穿刺进行微创进入治疗手术后,退出鞘管2~3厘米,将充气球囊的大气囊102的标记2对准穿刺点近心端5毫米处,通过可调粘扣5将压迫器绑缚在手腕上;使用充气装置经单向阀4充入适量气体,使充气球囊1膨胀对动脉穿刺口产生压迫作用,并迅速撤离注射器;取出鞘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91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股骨颈专用钻孔定位器
- 下一篇:开放性手术推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