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态物料去除固态杂质的过滤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9848.X | 申请日: | 201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8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祖德;王凯;解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33 | 分类号: | B01D29/33;B01D29/58;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液态 物料 去除 固态 杂质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用的液态物除杂质工具,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液态物料去除固态杂质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中,特别是化工、农药等行业中,往往涉及到液态的原料、中间产物、产品,对于一个工艺后的液态物,通常需要对其除去杂质,特别是在化工行业中,对于电解槽,其工作需要的盐水和碱水,但是,工业盐水和碱水中常常含有不溶性的杂质,颗粒状的固态杂质不仅影响电解槽的工作,而且影响液态输送管道的畅通,一旦由于杂质堵塞液态输送管道,电解槽将因无原材料而停止工作,液态输送管道承受压力过大可能发生事故,液态输送设备可能因负载过大发生烧毁等等生产事故,甚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因此,对于输送管道内的液态物,除去杂质是必不可少的工序。目前的固态杂质去除方式主要是采用沉淀池方式,将液态物料输送至沉淀池,待固态杂质等沉淀后,方可使用液态物料,但是,如此去除杂质需要更多的时间,整个生产周期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液态物料去除杂质过程中,固态杂质沉淀时间长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液态物料去除固态杂质的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液态物料去除固态杂质的过滤器,包括由桶壁与底盘构成的呈圆柱状过滤桶,过滤桶的桶壁上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过滤孔,过滤桶的桶壁下部与底盘构成盛装杂质的盛物斗。如此,当液态物料经过过滤桶的桶壁,由于桶壁的下部没有设置过滤孔,使得过滤桶的上部与下部的液体流速产生差值,进而形成涡流,固态杂质在过滤桶的下部产生沉淀,并且,过滤桶可以方便地安装在液态物输送管道上,沉淀物可以方便的清理。
还包括至少一层套装在过滤桶内的过滤网,过滤网呈圆筒状且一端安装在过滤桶的底盘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通过安装一层或多层的过滤网,使得液态物料在过滤桶内产生多个的流速差值,形成多个涡流沉淀区域,有利于将不同种类的杂质进行沉淀。
所述的过滤网上设置有筛孔,所述筛孔均匀分布于过滤网上。筛孔不仅用于产生涡流,而且可以拦截直径大于筛孔孔径的固态杂质。
所述的过滤孔与筛孔交错分布。
所述的过滤孔的孔径大于所有过滤网上筛孔的孔径,且由外向内的过滤网上筛孔的孔径依次减小。
为了将液态物料内的多种杂质去除,采用过滤孔与筛孔交错分布的方式,使得液态物料进入过滤桶后,产生多个流速,采用过滤孔与筛孔的形状各异的方式,可以有效拦截各种不同形状的固态杂质;过滤孔的孔径与由外向内的各过滤网上筛孔的孔径依次减小,可以将粒径不同的各类杂质依次拦截,并使其落入过滤桶底部的盛物斗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态物料去除固态杂质的过滤器过滤桶上的过滤孔与过滤网上的筛孔形状不同,可以有效去除形状不同的各种杂质;
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态物料去除固态杂质的过滤器过滤桶上的过滤孔与过滤网上的筛孔交错分布,可以避免杂质直接通过过滤孔与筛孔,使得杂质在涡流的作用下沉淀;
3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态物料去除固态杂质的过滤器过滤桶上的过滤孔与过滤网上的筛孔的孔径依次减小,有利于将不同粒径的杂质依次去除,同时避免因过滤孔的孔径过小,影响液态物料的流速;
4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态物料去除固态杂质的过滤器过滤桶底部的盛物斗将杂质收集,既不影响通道内的物料流速,又便于定期的拆装清理,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过滤桶,2-过滤孔,3-盛物斗,4-筛孔,5-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整体呈圆柱形的过滤桶1,该过滤桶1桶壁的上部位设置有呈圆形的过滤孔2,过滤桶1的桶壁下部与底盘构成盛物斗3,在底盘商安装有一层过滤网5,该过滤网5上设置有均匀分布呈三角形的筛孔4,过滤孔2的孔径大于三角形筛孔4的孔径,过滤孔2与筛孔4交错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98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