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氯气事故处理塔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0042.2 | 申请日: | 201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8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军;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氯气 事故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塔,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氯气事故处理塔。
背景技术
化工厂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弃的氯气,由于氯气有毒,必须进行处理。化工厂在实际的氯气处理中,为了防止氯气外溢,氯气事故处理塔必须常年24小时运行。由于氯气具有腐蚀性,通常对设备的保护也必须到位。氯气的处理常常是将多种废弃的氯气混合在事故处理塔中利用酸碱的中和处理,事故处理塔通常是具有多根、多种途径的氯气进气管。当输送废氯气的某装置压力低于氯气事故处理塔时,容易导致液体回流到氯气的进气管中,这将严重危害设备的使用寿命,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氯气事故处理塔,该处理塔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防止氯气外溢,对设备的保护到位,为设备的运行安全提供保障,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氯气事故处理塔,它主要是由处理塔本体构成,所述处理塔本体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氯气入口,所述处理塔本体内安装有挡板。
所述挡板安装在处理塔本体内壁上,且一端固定在对应氯气入口上方,另一端在对应氯气入口下方。
所述处理塔本体至少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氯气入口,所述氯气入口通过管道与氯气产生装置连接。
所述管道中的一段呈U型。
所述处理塔本体顶端安装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风机。
还包括与处理塔本体内部连通的氢氧化钠入口,所述氢氧化钠入口设置在氯气入口的上方。
还包括与处理塔本体内部连通的次氯酸钠出口,所述次氯酸钠出口设置在氯气入口的下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处理塔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防止氯气外溢,对设备的保护到位,为设备的运行安全提供保障,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风机;2—氢氧化钠入口;3—处理塔本体;4—次氯酸钠出口;5—管道;6—挡板;7—氯气产生装置;8—氯气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一种新型氯气事故处理塔,包括风机1、氢氧化钠入口2、处理塔本体3、次氯酸钠出口4、管道5、挡板6、氯气产生装置7、氯气入口8。
它主要是由处理塔本体3构成,所述处理塔本体3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氯气入口8,所述处理塔本体3内安装有挡板6。安装挡板6能够有效阻挡液体回流出处理塔本体3,在进行检修抽处理塔本体3内部成为负压时,液体容易流入管道5,在设置了挡板6后,能够有效阻挡液体的回流,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更长。
所述挡板6安装在处理塔本体3内壁上,且一端固定在对应氯气入口8上方,另一端在对应氯气入口8下方。这样能够完全覆盖氯气入口8,对液体的回流起到抑制作用。
所述处理塔本体3至少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氯气入口8,所述氯气入口8通过管道5与氯气产生装置7连接,所述管道5中的一段呈U型。多种氯气通过氯气入口8进入处理塔本体3,设置倒立的U型结构能够使得处理塔本体3中的液体不容易回流出来。当输送废氯气的某装置压力低于氯气事故处理塔时,倒立的U型结构内部能够产生液封,液封阻止了液体的回流,起到了保护设备的作用,由此可有效地保护生产的安全。
所述处理塔本体3顶端安装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风机1。由于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会使处理塔本体3内的气压发生变化,使用风机1抽风,使得处理塔本体3内的气压稳定在某一个值。
还包括与处理塔本体3内部连通的氢氧化钠入口2,所述氢氧化钠入口2设置在氯气入口8的上方。处理塔本体3内部设置有填料层,氢氧化钠入口2同时还设置在填料层上方。
还包括与处理塔本体3内部连通的次氯酸钠出口4,所述次氯酸钠出口4设置在氯气入口8的下方。这样能够使得氯气充分被氢氧化钠中和,达到最大的效果,同时次氯酸钠也能够快速地从处理塔本体3内排除,保证了设备的循环运作。
设置挡板6和U型结构后,该处理塔能够24小时不间断运行,同时不会有回流的可能,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
采取上述方式,就能较好地实现该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00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