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日光下可读内嵌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80766.7 | 申请日: | 201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7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沈奕;吴永俊;吕岳敏;郑清交;陈绍源;詹前贤;李功军;许为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43;G02F1/1335;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丁德轩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日光 可读 内嵌触控式 液晶显示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器件,尤其涉及一种日光下可读内嵌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作为一种非自发光显示器,包括利用背光作为光源的透射模式和利用环境光作为光源的反射模式;其中,由于反射光构成的反射显示画面的亮度可以随环境光一起变化,反射模式的液晶显示器能够克服环境光在液晶显示器中一些界面的反射问题,如液晶显示器的外表面的反射光对显示画面的掩盖问题,使其除了具有节能的优点之外,还具有日光下的可读性。带有反射模式的液晶显示器,一般包括圆偏光板,以及由外到内依序设置的上基板、液晶层和阵列基板,圆偏光板设于上基板的外侧,圆偏光板由外到内依次包含支撑板、偏光介质层和λ/4延迟膜,阵列基板外侧面上还设置有TFT驱动部件、驱动线路和金属反射面。金属反射面在占据所有像素面积的情况下,构成完全的反射模式的液晶显示器,而在占据部分像素面积的情况下,则构成同时兼有透射模式和反射模式的液晶显示器。圆偏光板可以使得进入液晶显示器的环境光被偏光吸收、调制形成圆偏振光,圆偏振光受到液晶层的调制、金属反射面的反射、液晶层与λ/4延迟膜的再次调制、偏光介质层的再次吸收,最终出射形成反射显示画面。
投射式电容触摸屏一般包含覆盖板、感应基板、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感测电极和多个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感测电极,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设置在感应基板上,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相互交错形成感应阵列,其中,第一感测电极、第二感测电极可以分别设置在感应基板的两面,也可以设置在感应基板的同一面(需在其交错点通过一定的绝缘层隔开),其电极图形可以设计如条形、菱形、多边形等各种相互交错的形状;覆盖板一般贴附于感应基板外侧,用于形成上述电极与触摸体之间的电容隔离。
在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等手持式电子装置上采用投射式电容触摸屏作为的输入工具,已逐渐成为一种设计主流,其可以简化这些设备的外观结构,并且获得更加灵活多变的输入手段。而采用反射模式液晶显示器,则是为了省电、延长一次充电的使用时间,以及克服在日光等强烈的环境光下可读性差的问题。但是,当前厂商在手持式电子装置上采用的设计,一般只是将反射模式液晶显示器与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简单地叠合起来,形成外挂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件;在上述这种外挂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件中,光线在到达液晶显示器的金属反射面之前,还必须透过由玻璃基板(上基板)、透明电极(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空气之间形成的多个界面,而多个界面的存在使得界面反射光的亮度成倍地增加,相比于单独的反射模式液晶显示器,其日光下可读性大大地降低了,甚至使得反射模式液晶显示器不适合在其外侧设置投射式电容触摸屏,因此,无法达到将投射式电容触摸屏与反射模式液晶显示器良好结合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日光下可读内嵌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件,这种日光下可读内嵌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件更加轻薄,在日光下能够保持更好的可读性,达到将投射式电容触摸屏与反射模式液晶显示器良好结合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日光下可读内嵌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件,包括圆偏光板,以及由外到内依序设置的上基板、液晶层和阵列基板,圆偏光板设于上基板的外侧,阵列基板外侧面上还设置有TFT驱动部件、驱动线路和金属反射面,其特征是:还包括多个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感测电极以及多个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感测电极,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设置在上基板的外侧面上,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相互交错形成感应阵列。
金属反射面在占据所有像素面积的情况下,构成完全的反射模式的内嵌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件,而在占据部分像素面积的情况下,则构成同时兼有透射模式和反射模式的内嵌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件。
外侧指的是靠近操控者的一侧,内侧指的是远离操控者的一侧。
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通常包括多个菱形、多边形或条形的电极块串接而成。在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的交错处通常设置架桥结构来确保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之间的彼此绝缘,以及在各自方向上电极块的导通。架桥结构一般包括导电桥和绝缘块,第一感测电极同一串行相邻的电极块通过较窄的连续端部跨过绝缘垫块相互连接;第二感测电极同一串行相邻的两个电极块则被上述连续端部隔开而在两侧形成两个端部,导电桥将被隔开的两个端部连接起来,形成连续的第二感测电极;导电桥与连续端部之间由绝缘垫块隔开,以防止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在交错点相互短路。
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可以通过设置在上基板外侧的柔性引线或导电材料层与外部电路或外接端口连接,或通过柔性引线连接到阵列基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未经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07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自动立体成像系统
- 下一篇: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