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锭坯组合箱式水冷铸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1202.5 | 申请日: | 201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7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守航;刘艳;黄衍林;张西鹏;曹建宁;李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08 | 分类号: | B22D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箱式 水冷 铸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冶金、机械制造锻造领域中的锭坯制造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锭坯组合箱式水冷铸造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连铸法具有效率高、质量好、金属收得率高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板坯制造,特别适于单品种的大批量生产;但是由于现阶段技术水平所限,连铸坯规格还只能限定在厚度在380mm以下产品,对于大型船舶、核电设备、化工反应容器以及海洋结构用板,因其批量小、规格大、材质要求特殊等原因,目前还只能依靠铸锭方法制造。
传统铸锭方法,有方形锭、多棱圆形锭和扁钢铸锭等,定型为带锥度的定型,冷却方法多为自然冷却。其缺点是冒口切头量大,成材率低。目前现有技术只能生产50吨以下,厚度小于1000mm,宽度小于2500mm的锭坯。
公知的技术当中还有一种方法,是将传统金属型钢锭模制作成水冷金属模,可将整个金属模视为拉速为零的结晶器,因此无需庞大的连铸设备且不用担心其效率问题,同时还起到了对铸锭的急冷组织细化等作用;但该方法由于采用整体模铸造,其美中不足的是水冷钢锭模制造难度大、热开箱也相对困难。
公知的技术当中另一种方法,是采用组合式结晶器原理,将四片结晶器制成的水冷板组合起来构成钢锭铸模,其优点是组型与开箱便捷,铸型维护与更换方便,此外,宽度或厚度可调,可实现一套模具多规格生产;其缺点是结晶器内表面工作板通常为铜合金材料,熔点低,工作温度不易超过300℃,必须一直保持较好的冷却状态,由结晶板组成的铸型实际上从上到下都保持在相对高的冷却条件下,因此,钢锭的凝固无法实现顺序冷却与顺序凝固,所以也很难解决和消除中心的疏松与缩孔。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的相关设计和制造经验,提出一种锭坯组合箱式水冷铸造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锭坯组合箱式水冷铸造装置,该铸造装置是利用传统模铸铸型材料具有承受工作温度高、自身具有一定固有冷却能力的特点,将组合式结晶器工作板采用足够厚度的Fe基钢质材料制成,再借助辅助水冷结构实现对铸型冷却强度的可调整特性,把高度方向的整体结晶器改为可分段独立供水冷却的结构,实现了各独立段水冷强度从0~100 范围内的调整,进而在发挥组合式模型优点的基础上,实现铸型高度方向上的顺序冷却以及顺序凝固,达到消除疏松、缩孔提高锭坯质量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锭坯组合箱式水冷铸造装置,该铸造装置设置了一环设组合式结晶器外侧以支撑组合式结晶器并向各个箱式水冷板组件供水的钢结构框架;该钢结构框架采用空心环梁和空心立梁结构,并与各个箱式水冷板组件中独立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合理连接,以大大降低管路数量和结构复杂程度,使操作变得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锭坯组合箱式水冷铸造装置,该铸造装置采用电液推杆压紧系统控制各箱式水冷板组件,以使冷态合箱与热态开箱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锭坯组合箱式水冷铸造装置,该铸造装置包括由四个竖直设置的箱式水冷板组件构成的组合式结晶器,该组合式结晶器底部设有底板,组合式结晶器顶部设有冒口;所述组合式结晶器外侧环设有支撑组合式结晶器并向四个箱式水冷板组件供水的钢结构框架,所述钢结构框架与对应的箱式水冷板组件之间分别连接设有多个电液推杆;所述箱式水冷板组件是由Fe基钢材制成的,所述各箱式水冷板组件由与钢液接触的工作面板和位于工作面板外侧且与工作面板呈紧密接触式连接的水冷箱体构成,所述水冷箱体由上至下分隔成两个以上紧邻设置的独立水箱,各独立水箱分别由下水箱和位于下水箱上侧的上水箱构成;下水箱设有进水口,上水箱设有出水口;在工作面板上与所述水冷箱体接触的侧面设有与独立水箱对应设置的两组以上的通水槽组;各通水槽组是由沿工作面板纵向平行凹设的多条槽体构成的;各独立水箱的上水箱朝向工作面板的一侧设有与对应通水槽组的槽体上端导通的热水集合结构,该热水集合结构导通于上水箱;各独立水箱的下水箱朝向工作面板的一侧设有与对应通水槽组的槽体下端导通的冷水分配结构,该冷水分配结构导通于下水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水集合结构包括上水箱朝向工作面板的一侧设置的与对应通水槽组的多条槽体的上端导通的横向集水槽,在该横向集水槽中部设有导通于上水箱的第一透水孔;所述冷水分配结构包括下水箱朝向工作面板的一侧设置的与对应通水槽组的多条槽体的下端导通的横向布水槽,在该横向布水槽中部设有导通于下水箱的第二透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12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多隔热层的新型隔热砖
- 下一篇:一种雨水进水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