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形蜂巢式电磁吸盘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81668.5 | 申请日: | 201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5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闫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宏顺 |
主分类号: | B23Q3/154 | 分类号: | B23Q3/154;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2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蜂巢 电磁 吸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盘,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数控机床工作台或自动生产线上工件的定位夹紧的圆形蜂巢式电磁吸盘。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磁力吸盘产品内部结构分别是条形、环形磁源,由面板和磁源两部分组成,吸盘会因面板开裂进潮而造成失磁,影响使用,而且无法满足直径3米以上的特大圆形零部件的加工,性能不稳定,不便于加工制造。目前,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圆形蜂巢式电磁吸盘,该圆形蜂巢式电磁吸盘具有磁源体壳上无面板,解决了因面板开裂进潮而使磁源体失磁的难题,性能稳定,便于加工制造,能满足特大零部件的加工,密封性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磁源体和磁盘体壳,所述的磁盘体壳为圆形蜂巢式结构,磁盘体壳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蜂巢孔,所述的磁源体设置在蜂巢孔内,所述的磁源体包括磁芯和线圈,所述的线圈缠绕在磁芯上,所述的磁芯与磁盘体壳之间的蜂巢孔内填充有树脂层。
所述的蜂巢孔为圆形或方形。
所述的蜂巢孔为扇形或环形排列。
所述的磁盘体壳的直径为3.5m。
本实用新型的圆形蜂巢式电磁吸盘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磁源体壳上无面板,解决了因面板开裂进潮而使磁源体失磁的难题,性能稳定,便于加工制造,能满足特大零部件的加工,磁源体均匀分布,磁力均匀,外形美观,磁芯与磁盘体壳之间的蜂巢孔内填充有树脂层,密封性好,避免了磁源体受潮而失磁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圆形蜂巢式电磁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圆形蜂巢式电磁吸盘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磁盘体壳,2、磁源体,3、线圈,4、磁芯,5、蜂巢孔,6、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圆形蜂巢式电磁吸盘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圆形蜂巢式电磁吸盘,其结构包括磁源体2和磁盘体壳1,所述的磁盘体壳1为圆形蜂巢式结构,磁盘体壳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蜂巢孔5,所述的磁源体2设置在蜂巢孔5内,所述的磁源体2包括磁芯4和线圈3,所述的线圈3缠绕在磁芯4上,所述的磁芯4与磁盘体壳1之间的蜂巢孔5内填充有树脂层6,密封性好,避免了磁源体2受潮而失磁。
所述的蜂巢孔5为圆形或方形。
所述的蜂巢孔5为扇形或环形排列,形成放射形磁极。
所述的磁盘体壳1的直径为3.5m。为特大圆形零部件加工提供性能稳定,便于加工制造的磁力工作台。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宏顺,未经张宏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16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