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微生物发酵料液的灭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3424.0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5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彭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俱时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天俱时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04 | 分类号: | A61L2/04;C12M1/1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白海静 |
地址: | 05003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微生物 发酵 灭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消毒设备,具体说是一种尤其适用于微生物发酵料液的灭菌系统。
技术背景
在微生物发酵生产中,如果料液被杂菌污染,生物反应产物即可因杂菌的消耗而损失,从而导致产品收率低、质量差。因此在微生物发酵生产过程中,通常要对料液进行灭菌消毒, 防止杂菌和噬菌体的大量繁殖,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目前,微生物发酵中料液常用的灭菌设备为灭菌消毒罐。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的缺点,如在操作工程中需对物料进行反复的加热和冷却,能耗较高,料液中的营养成分耗损大;此外,该设备利用率低,且不适于对大规模微生物发酵料液进行灭菌。在使用过程中蒸汽直接对入料液中,因此还容易影响料液的浓度和纯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连续地对微生物发酵料液进行灭菌的灭菌系统,以解决现有微生物发酵料液灭菌设备生产效率低,灭菌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适用于微生物发酵料液的灭菌系统,包括缓冲罐、加热装置、冷却器、控制阀、管道,其设计要点是缓冲罐与加热装置之间串接有隔膜泵、预热装置,预热装置与加热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回路,预热装置与加热装置的回路中连接有恒温装置;预热装置的出料管路中连接有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其工作状态为循环运行。首先料液通过打料泵经管道进入缓冲罐,然后再通过隔膜泵将料液打入预热装置中,料液在预热装置中与前期已经灭菌完成的热料液进行热量交换,在灭菌后热料液降温的同时,其回收的剩余热量对新进入系统的料液进行预热。经过预热升温的料液经管道进入加热装置,在加热装置中用饱和蒸汽将料液加热到135℃。被加热的料液从加热装置中出来后进入到恒温装置中,料液将在恒温装置中保留大约3-7分钟左右,在此时间内恒温温度始终保持在135℃。料液经过恒温后将达到无菌状态,被灭菌的料液再回到预热装置中与新进来的冷料液进行热量交换,同时给已灭菌的料液降温。最后通过冷却器对已灭菌的料液进一步降温,待降温至60℃,灭菌工作基本完成。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生物发酵,制药行业和食品生产行业,尤其是应用于微生物发酵料液的灭菌消毒。该系统操作条件恒定,灭菌效率高,能够有效降低料液中营养成分的耗损,且易于实现管道化和自控操作。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缓冲罐1、加热装置4、冷却器6、控制阀8、管道9,缓冲罐1与加热装置4之间串接有隔膜泵2、预热装置3,预热装置3与加热装置4通过管道9连接形成回路,预热装置3与加热装置4的回路中连接有恒温装置5;预热装置3的出料管路中连接有冷却器6。其中隔膜泵2的一端与缓冲罐1的出料管路连接,另一端与预热装置下端的冷料进料端连接。预热装置3上端的出料管路与加热装置4的进料管路连接,加热装置4的出料管路与恒温装置5的进料端连接,恒温装置5的出料端与预热装置上方的进料端连接,预热装置下端的出料端与冷却器6的进料端连接,冷却器6的出料端与料液灭菌存储罐连接。在连接管路中可依据功能需要设置相应的控制阀8。
本实用新型中的预热装置3、加热装置4、冷却器5均可采用板式换热器,由此可提高系统的换热效率。缓冲罐可采用不锈钢材料,控制阀8(如截止阀和调节阀)均采用卫生等级较高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较好的四氟膜片隔膜阀。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灭菌效率,恒温装置可设计为螺旋状恒温加热管路。由此可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有效延长料液的有效灭菌时间。
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可在所述的管道中串接有平衡罐7。以使各装置中的自由气体汇集,由此对系统压力起到平衡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俱时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天俱时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俱时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天俱时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34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系统程序的自动编程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