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83635.4 | 申请日: | 201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1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有良;马希汉;宋俊豪;王康莉;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亿鑫生物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2 | 分类号: | F17D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刘崇义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西安市杨凌示范***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燃 气体 储存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储存输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的大面积储气容器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干式储气柜(压力储气柜)、湿式储气柜(低压储气柜)和膜式储气柜(储气橡皮胶囊)。目前这几种形式的储气容器在给用户供气时,都是采用出气管口加压供气的方式进行供气,这种供气方式通常要使用大功率的设备进行供气,这种大功率的体积大、造价高,增加了运行成本,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水的势能为气体的输送提供动力,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性强、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泵、与加压泵相连的电动机、进气管一、进气管二、进气管三、出气管一、出气管二、阻火器一、阻火器二、储气设备和储水罐;所述进气管一的一端接气源,其另一端与加压泵连接;所述进气管二的一端与加压泵连接,其另一端与阻火器一连接;所述进气管三的一端与阻火器一连接,其另一端与储气设备连接;所述出气管一的一端与储气设备连接,其另一端与阻火器二连接;所述出气管二的一端与阻火器二连接,其另一端与用户供气管网连接;所述储气设备通过位于其下方的管道一与储水罐连通,所述储气设备和储水罐内注有水,且在所述储水罐内形成一个空腔。
上述的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所述储气设备内注入的水的体积小于或等于储水罐的容积。
上述的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所述储气设备为一个储气罐,所述管道一与储气罐的底部连接。
上述的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所述储气设备为两个以上并排布设的储气罐,且相邻两个储气罐之间用管道二连通,所述管道一依次将各储气罐的底部连接。
上述的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所述管道二上设置有法兰。
上述的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所述储气罐和储水罐均采用波浪型钢材制成。
上述的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所述阻火器一包括壳体一,所述壳体一内注有水和相互间有空隙的石块,所述阻火器二包括壳体二,所述壳体二内也注有水和相互间有空隙的石块,所述进气管二伸入到壳体一的底部,所述进气管三的一端伸入到壳体一内且靠近壳体一的上端;所述出气管一伸入到壳体二的底部,所述出气管二的一端伸入到壳体二内且靠近壳体二的上端。
上述的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所述出气管一上设置有单向阀一;所述进气管三上设置有单向阀二。
上述的可燃气体储存输送装置,所述储水罐上设置有压力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利用水的势能为气体的输送提供动力,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性强、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改变了传统的在出气管处进行加压输送的方式,节省了大量的运营成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缓解用气高峰期时,供气不足的问题,提高了输气速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采用多个储气罐增加了储气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储气罐的数量进行选择。所述储气罐和储水罐均采用波浪型钢材制成,增强了储气罐和储水罐的强度。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阻火器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阻火器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水管; 2-储水罐; 3-压力计;
4-储气罐; 5-管道二; 6-法兰;
7-单向阀一; 8-出气管一; 9-出气管二;
10-单向阀二; 11-进气管三; 12-进气管二;
13-管道一; 14-阻火器二; 15-阻火器一;
16-压力泵; 17-进气管一; 18-截止阀;
19-电动机; 20-壳体一; 21-壳体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亿鑫生物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亿鑫生物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36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区域多功能空调系统
- 下一篇:微孔超导平板太阳能集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