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调压动力分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83672.5 | 申请日: | 201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6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大方正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56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调压 动力 分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分配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照明用的路灯的照明时间为夜间,而在午夜之后,由于供电电网负荷下降、电网电压升高而使通过照明灯电量增大,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过高的电压也会使照明灯的使用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无法对通过照明灯的电压进行实时调节而造成能源浪费、照明灯的寿命降低的问题。
照明调压动力分配装置,它包括控制模块、磁控调压变压器和A相直流控制电源DCA、B相直流控制电源DCB和C相直流控制电源DCC;
磁控调压变压器的三组直流控制绕组分别接入三相电源;磁控调压变压器的三组次级分别作为磁控调压变压器的三相电源输出端;
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A相触发电路、B相触发电路、C相触发电路、A相电压同步电路、B相电压同步电路和C相电压同步电路;A相电压同步电路的电源信号输入端、B相电压同步电路的电源信号输入端和C相电压同步电路的电源信号输入端分别与三相电源三相出线端连接;A相电压同步电路的电源信号输出端、B相电压同步电路的电源信号输出端和C相电压同步电路的电源信号输出端分别与A相触发电路的电源信号输入端、B相触发电路电源信号输入端和C相触发电路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三个电压采集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磁控调压变压器的三相电源的三个输出端;控制器的三相触发信号输出端分别与A相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输入端、B相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输入端和C相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输入端连接;
A相直流控制电源DCA包括一号二极管D1、二号二极管D2、三号二极管D3、一号晶闸管SCR1和二号晶闸管SCR2;一号二极管D1的阴极同时与A相电抗的控制绕组DCA+端和一号晶闸管SCR1的阳极连接,一号二极管D1的阳极同时与二号二极管D2的阳极、三号二极管D3的阳极和A相电抗的控制绕组DCA-端连接;二号二极管D2的阴极同时与A相电抗的控制绕组DCA-端和二号晶闸管SCR2的阳极连接;一号晶闸管SCR1的阴极同时与三号二极管D3的阴极、二号晶闸管SCR2的阴极和A相电抗的控制绕组DCA+端连接;一号晶闸管SCR1的控制极同时与二号晶闸管SCR2的控制极和A相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输出端连接;
B相直流控制电源DCB包括四号二极管D4、五号二极管D5、六号二极管D6、三号晶闸管SCR3和四号晶闸管SCR4;四号二极管D4的阴极同时与B相电抗的控制绕组DCB+端和三号晶闸管SCR3的阳极连接,四号二极管D4的阳极同时与五号二极管D5的阳极、六号二极管D6的阳极和B相电抗的控制绕组DCB-端连接;五号二极管D5的阴极同时与B相电抗的控制绕组DCB-端和四号晶闸管SCR4的阳极连接;三号晶闸管SCR3的阴极同时与六号二极管D6的阴极、四号晶闸管SCR4的阴极和B相电抗的控制绕组DCB+端连接;三号晶闸管SCR3的控制极同时与四号晶闸管SCR4的控制极和B相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输出端连接;
C相直流控制电源DCC包括七号二极管D7、八号二极管D8、九号二极管D9、五号晶闸管SCR5和六号晶闸管SCR6;七号二极管D7的阴极同时与C相电抗的控制绕组DCC+端和五号晶闸管SCR5的阳极连接,七号二极管D7的阳极同时与八号二极管D8的阳极、九号二极管D9的阳极和C相电抗的控制绕组DCC-端连接;八号二极管D8的阴极同时与C相电抗的控制绕组DCC-端和六号晶闸管SCR6的阳极连接;五号晶闸管SCR5的阴极同时与九号二极管D9的阴极、六号晶闸管SCR6的阴极和C相电抗的控制绕组DCC+端连接;五号晶闸管SCR5的控制极同时与六号晶闸管SCR6的控制极和C相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输出端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通过照明灯的电压进行实时调节,从而实现节省能源,同时,由于照明灯工作在正常电压状态下,照明灯的寿命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模块的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相直流控制电源DCA、B相直流控制电源DCB和C相直流控制电源DCC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大方正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大方正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36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保护垫圈安装工装
- 下一篇:一种镁质生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