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腔内局部喷药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4153.0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5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郑立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立友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刘淑芬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腔 局部 喷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部疾病的用药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鼻腔内局部喷药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临床中,对于鼻部疾病的局部用药,一般采用粉剂和药液进行治疗,其存在的不足在于:在使用粉剂的过程中,容易将粉剂吸入气管和肺部,造成伤害,而对于药液来说,往往有时不能到达病灶部位,在滴入时,仰头容易流入咽喉部,而低头,药液又会从鼻孔流出,所以不能使药液充分发挥药效,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可使药物滞留于病灶部位,能够使药液充分发挥药效,故对鼻部疾病患者局部治疗效果好的鼻腔内局部喷药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鼻腔内局部喷药器,由药液瓶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药液瓶的瓶口左侧插入药液引流管,在药液引流管的上端连接上折叠式伸缩管,在折叠式伸缩管的前端部连接上喷药头,在药液瓶的瓶口右侧插入打气泵,在打气泵上设有出气孔。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喷水头的前端部设有喷孔,在喷水头的后端部设有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粉状药物和滴鼻药液相比,可使药物滞留于病灶部位,能够使药液充分发挥药效,对鼻部疾病患者局部治疗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局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鼻腔内局部喷药器,由药液瓶1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药液瓶1的瓶口左侧插入药液引流管2,在药液引流管2的上端连接上折叠式伸缩管3,在折叠式伸缩管3的前端部连接上喷药头4,在药液瓶1的瓶口右侧插入打气泵5,在打气泵5上设有出气孔6,通过对药液瓶1内充气,形成正压后,即可拿住喷药头4对鼻腔内局部进行喷药。
所述的喷药头4的前端部设有喷孔7,药液从喷孔7内喷出。这样喷出的药液会形成极小的水滴状,不会流入咽喉部和流出鼻孔外,滞留在病灶处,充分发挥药效,在喷药头4的后端部设有控制开关8。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打气泵5进行打气,使药液瓶1内形成正压,将折叠式伸缩管3上的控制开关8打开,手持喷药头4对准鼻腔病灶处,药液即可从喷孔内喷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立友,未经郑立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41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