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件滚筒式简易清砂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4665.7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9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贾友军;康文;吕奉武;吕玲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友军 |
主分类号: | B22D29/00 | 分类号: | B22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刘淑芬 |
地址: | 271114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件 滚筒 简易 清砂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件清砂设备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铸件滚筒式简易清砂机,适用于铸件表面的残余型砂的清除。
背景技术
铸造件出模后,其表面沾有一层型砂,这些型砂有的嵌入铸件表层内,不采用设备非常难以清除。目前用于清除铸件表面上型砂的设备,对于小型铸件,一般采用人工把持气锤来振动铸件,通过对铸件的振动,达到去除铸件上型砂的目的。这种去除设备的不足在于:振动大、不易控制、清砂效果差、生产效率低。对于较大的铸件,大多采用铸件翻身辊子式抛丸机,包括抛丸器、外筒体、内筒体、辊子驱动电机和机架及其传动装置,通过抛丸器将抛出的丸粒状钢砂打在转动着的铸造件表面,以达到清除铸件表面及其嵌入铸件表层内的残余型砂。显然,这种辊子式抛丸机,结构复杂、抛丸效果差、影响清砂效果,门的开或关都有人工操作,所以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清砂效果好、并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铸件滚筒式简易清砂机。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铸件滚筒式简易清砂机,由左、右支撑墩、调速电机、转动轴和左、右轴承构成,左、右轴承分别固定在左、右支撑墩的顶部,转动轴的左、右端分别穿入左、右轴承内,其特征在于:在转动轴上固定上耐磨滚筒,在耐磨滚筒的两端设有耐磨堵盖,在耐磨滚筒和耐磨堵盖的壁上设有等距排列的通孔;在转动轴的一端固定上带轮,带轮通过传动带与调速电机的主轴带轮连接,调速电机通过传动带带动转动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耐磨滚筒和耐磨堵盖均有两层构成,外层为钢板筒,内层为耐磨板层。
所述的耐磨滚筒的长度为1000mm,直径为880mm,钢板筒的壁厚为10mm, 耐磨板层的壁厚为10mm。
所述的调速电机为电机和变速齿轮组为一体组成,功率为3km,通过调速,使耐磨滚筒的转速为46转/分。
在耐磨滚筒内还可预先加些钢球,可提高清砂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铸件使用的清砂设备相比,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清砂效果好、并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可广泛用于铸件的清砂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前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耐磨滚筒的轴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铸件滚筒式简易清砂机,由左、右支撑墩1、1′、调速电机2、转动轴3和左、右轴承4、4′构成,左、右轴承4、4′分别固定在左、右支撑墩1、1′的顶部,转动轴3的左、右端分别穿入左、右轴承4、4′内,其特征在于:在转动轴3上固定上耐磨滚筒5,在耐磨滚筒5的两端设有耐磨堵盖6,在耐磨滚筒5和耐磨堵盖6的壁上设有等距排列的通孔7,使用时,把铸件放入耐磨滚筒5内,再固定上耐磨堵盖6,当耐磨滚筒5转动时,铸件在耐磨滚筒5翻滚,铸件表面的型砂脱落,脱落的型砂从耐磨滚筒5和耐磨堵盖6壁上的通孔7甩出;在转动轴3的一端固定上带轮8,带轮8通过传动带9与调速电机2的主轴带轮10连接,调速电机2通过传动带9带动转动轴3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耐磨滚筒5和耐磨堵盖6均有两层构成,外层为钢板筒5a,以加强强度,内层为耐磨板层5b,以提高耐磨性能。
所述的耐磨滚筒5的长度为1000mm,直径为880mm,钢板筒5a的壁厚为10mm, 耐磨板层5b的壁厚为10mm。
所述的调速电机2为电机和变速齿轮组为一体组成,功率为3km,通过调速,使耐磨滚筒的转速为46转/分。
在耐磨滚筒5内还可预先加些钢球,可提高清砂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友军,未经贾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46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