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稳定性的光学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85159.X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9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武;于士坤;程功哲;胡隽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定性 光学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的光学触摸屏。
背景技术
我们都知道,现有的光学触摸屏普遍利用的光学原理如下:安装在顶部左上角的CCD/CMOS摄像头, 通过LED灯发射出光线, 经过四周反射条反射, 进入左上角的CCD/CMOS摄像头中。同理, 右上角的LED发射的光线传入右侧的CCD摄像头中。密布的光线在触摸区域内形成一张光线网,经过多次反射的光线之间的空间在1MM以内。当触摸一点时,左边LED发射到该点的光线和反射膜反射回去的光线都被遮挡住,同时右边的LED发射到改点的光线也被遮挡住,这样两端的CCD/CMOS摄像头与这两条光线以及两个摄像头之间构成的直线又会组成两个夹角,这样该点的准确坐标被控制器录入,实现触摸反应。实现了单点、多点触摸。
光学触摸框以先进的光学技术为依托、加上反光材料,可以做到15--250英寸不等,但实际中,在一框里,有长边和短边,由于距离越远,LED发出能量到反光材料反馈回去能量越最弱,信号越弱,波形相比其它地方最低。这只是距离的影响,影响更大的角度对反光膜的逆反射能力的影响,随着光线入射到反射膜的角度增大,逆反射能力会急剧下降。
例如,如图1所示,LC为左边摄像头和LED位置,RC为右边摄像头和LED位置。在16:9的屏幕中,可以计算得出LC发射出的光线,在C点反光膜的入射角度为0度,在底边D点反光膜入射角度约为60度,在侧边D点反光膜入射角度为30度,在B点反光膜入射角度约为0度。由于反光膜材料在入射光线30度以内都能很好的反射回去,超过30度反射能力降弱非常快。这样就形成了侧边信号强,底边信号弱的情况,造成整体信号的不均衡。从而导致的问题是:当侧边信号满足要求时,底边无法达到要求;提到发射能量,当底边信号满足了要求时,出现侧边信号过强。同理,右边RC在A、C、D三点的情况和左边是一致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的光学触摸屏,采用反光膜混合设计,使整体信号达到均衡的要求,达到提高光学触摸屏稳定性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高稳定性的光学触摸屏,包括触摸屏本体、设置于所述触摸屏本体边框的一边两角上的摄像头、邻近每一所述摄像头的发光元件及设置于所述触摸屏本体边框的另外三边上的反光膜,其中,与所述摄像头所在的边框相对的一边框的反光膜为强反光膜,与所述摄像头所在的边框相邻的两边框的反光膜为弱反光膜。
较佳地,所述强反光膜比弱反光膜的逆反射能力强0.3~10倍。
较佳地,所述发光元件置于每一所述摄像头的前方或两侧。
较佳地,所述发光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或红外镭射激光。
一种高稳定性的光学触摸屏,包括触摸屏本体、设置于所述触摸屏本体边框的一边两角上的摄像头、邻近每一所述摄像头的发光元件及设置于所述触摸屏本体边框的另外三边上的反光膜,其中,与所述摄像头所在的边框相邻的两边框的反光膜为弱反光膜;与所述摄像头所在的边框相对的一边框发光元件入射角在30°~60°段的反光膜为强反光膜,其余段的反光膜为弱反光膜。
较佳地,所述强反光膜比弱反光膜的逆反射能力强0.3~10倍。
较佳地,所述发光元件置于每一所述摄像头的前方或两侧。
较佳地,所述发光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或红外镭射激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高稳定性的光学触摸屏利用反光膜混合设计方法,在反射能力较弱的边框上设置强反光膜,在反射能力较强的边框上设置弱反光膜,其中强反光膜比弱反光膜逆反能力比强0.3倍至10倍,这样使得触摸屏本体边框上任一处的边框反射回镜头的能量都相差不大,使得整体均衡,从而提高了光学触摸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光学触摸屏的原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高稳定性的光学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高稳定性的光学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51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