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全风向集沙仪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7113.1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4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肖波;王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9/00 | 分类号: | G01M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风向 集沙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蚀测量的仪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收集和测量多风向风蚀量的便携式全风向集沙仪。
背景技术
集沙仪是测定土壤风蚀量和研究风蚀荒漠化的重要仪器,它用于收集和测定风沙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宽度断面所搬运的沙尘量。集沙仪的设计和制作并无统一标准,目前存在不同构造和不同集沙效率的多种集沙仪,主要分类如下:根据进风口的排列方向分为水平集沙仪和垂直集沙仪;根据排气方式分为被动式集沙仪和主动式集沙仪;根据固定方式分为固定式集沙仪和旋转式集沙仪;此外还有单点式集沙仪和线状集沙仪。
楔形集沙仪是目前国内外最为常用的被动式集沙仪,该集沙仪最早由Greeley(1982)设计,后经Fryrear(1986)、Rasmussen(1998)以及Goossens(2000)等人改进。楔形集沙仪通常具有较高的集沙效率,再加上其制作简单、价格低廉、携带安装方便、以及省时省力等优点,因此与其它集沙仪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然而,楔形集沙仪为固定式集沙仪,只能观测一种风向的土壤风蚀量。但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受气候和地形地貌的影响,风向通常多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楔形集沙仪的使用。研究者通常使用以下两种方法解决这一问题:①在不同风向上安装楔形集沙仪以收集不同风向的风蚀量,但这会使安装和测量工作变得复杂;②将楔形集沙仪改进为旋转式集沙仪,使进沙口随风向转动从而收集不同风向的风蚀量,但旋转轴承的制作工艺要求较高,同时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大风、沙尘、低温等),旋转式集沙仪的转轴极易出现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固定式楔形集沙仪不能测定多个风向的风蚀量、旋转式楔形集沙仪转轴容易出现故障且可靠性低等缺陷,提供一种可用于收集和测定全风向风蚀量的便携式集沙仪。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全风向集沙仪,包括:
8个集沙部件,所述集沙部件两端宽度不同,各个集沙部件的窄端朝向内侧,宽端朝向外侧,组成环形;
固定杆,与所述集沙部件的窄端相连接。
所述集沙部件的形状为楔形。
所述集沙部件的横截面为上底长35~45mm、下底长175~225mm、高150~200mm的等腰梯形,所述集沙部件的厚度为20~50mm。
所述集沙部件的宽端为开口设置,为进风口。
所述集沙部件的窄端底部,设置有积沙盒。
所述积沙盒的横截面为上底长35~45mm、下底长55~70mm、高25~35mm的等腰梯形,所述积沙盒的厚度为40~60mm。
所述集沙部件的窄端为过滤网。
所述过滤网为240~250目、孔径0.063~0.065mm的不锈钢过滤网
所述固定杆采用3~5mm厚的角铁或钢板制作。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楔形集沙部件为流线型结构,能产生文氏管效应,有效降低对风沙流的干扰;
(2)本实用新型使用通透性良好的过滤网收集沙尘,对风沙流的阻碍较小,集沙效率较高;
(3)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全风向集沙仪可分别收集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共8个风向的风蚀量,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4)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全风向集沙仪为固定式集沙仪,不使用转轴结构,与旋转式全风向集沙仪相比其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同时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全风向集沙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全风向集沙仪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全风向集沙仪的楔形集沙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集沙部件;2:固定杆;3:进风口;4:积沙盒;5: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全风向集沙仪包括:8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集沙部件1和固定杆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71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质采样装置
- 下一篇:采煤机内喷雾系统打压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