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水泵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7156.X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3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吴瑞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瑞昌 |
主分类号: | F04B49/00 | 分类号: | F04B4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52832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具体是一种断水泵。
背景技术
在现有家用纯水机系统中通常配备增压泵和断水电磁阀来对系统进行增压和停机时断水。然而,采用断水电磁阀进行水路控制,成本较高、安装复杂,存在线路和管路并存,且受断水电磁阀特有结构的制约,其对水路控制的可靠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水泵停机时能自动切断进入纯水机系统内的水路的一种断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断水泵,包括其内具有进水腔和高压腔的泵头体,泵头体设有与进水腔接通的源水口,以及与高压腔接通的出水口,所述源水口与进水腔的接通通道上设有源水腔和常压腔,所述源水腔与常压腔之间设有通过常压大气压与常压腔内水压在常压和负压之间转换时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压力差来控制源水腔与常压腔之间水流在通、断两种状态转换的封水组件。
所述泵头体连接有分隔源水腔和常压腔的隔水板,隔水板连接有设有气孔的压盖;所述封水组件包括周边密封固定于隔水板与压盖之间的密封隔膜,所述隔水板设有接通源水腔和常压腔的封水口,所述封水组件还包括封头座、封水弹簧、控制杆、以及内嵌在封头座上端的封头垫,封头座设置在源水腔内,封头垫与封水口匹配,封水弹簧的两端分别顶持在封头座下端面和源水腔底部,所述控制杆的上端与密封隔膜的中央部位连接,其下端穿过封水口并与封头垫上端面顶接。
所述的泵头体与隔水板之间连接有密封圈一和密封圈二。
本实用新型封水组件内的部件具有以下等同替代方式:控制杆、封头座、以及封头垫可设置为一体结构,也可分体固定连接;密封隔膜可采用一个环绕连接有“O”型橡胶圈的感压板替换,感压板设置于常压腔内且其环形面积与常压腔匹配,并能在常压腔内上下移动,控制杆的上端则连接在感压板上,感压板与常压腔侧壁的间隙则可通过“O”型橡胶圈密封;封头座和封头垫也可通过在控制杆下端连接一个“O”型橡胶圈来替换,该“O”型橡胶圈与封水口匹配。为使封水组件能通过常压大气压与常压腔内水压在常压和负压之间转换时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压力差来控制源水腔与常压腔之间水流在通、断两种状态转换,对封水组件内的部件为了适应上述功能所做的改变或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泵头体与隔水板通过一颗紧固螺钉连接,隔水板与压盖通过另一颗紧固螺钉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未工作时,封水弹簧和常压腔内压对控制杆向上的作用力大于大气压对控制杆向下的作用力,因此封头座的封头垫趋于密封封水口,且受源水腔内水压的作用使得密封更加可靠,源水腔和常压腔之间处于常闭状态。当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纯水机系统时,在纯水机系统工作状态下水泵吸水,本实用新型的常压腔处于负压状态,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密封隔膜使控制杆克服封水弹簧和常压腔对封头座的作用力,使封头座不再密封封水口,从而使流向本实用新型的水流能进入进水腔,使增压泵正常增压;在纯水机系统处于停止工作状态下,由于常压腔内压和封水弹簧对控制杆的作用力大于大气压对控制杆的作用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封头座内封头垫趋于密封封水口,源水腔水压进一步使该密封稳定,从而阻止流向本实用新型的水流通过出水口输入到纯水机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有控制源水腔与常压腔之间水流通断的封水组件,当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纯水机系统时,可以省去断水电磁阀,并能根据水泵的启停来自行控制水流是否输入纯水机系统中,操作方便,且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应用在纯水机系统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对应的附图标记为:101、源水口,102、泵头体,103、隔水板,104、螺钉,105、压盖,106、气孔,107、密封隔膜,108、控制杆,109、常压腔,110、封水口,111、密封圈一,112、出水口,113、高压腔,114、进水腔,115、隔离套,116、源水腔,117、封水弹簧,118、封头座,119、封头垫,120、空气腔,121、密封圈二,122、流道一,123、流道二,301、原水管路,302、泵进水口,303、增压泵,304、泵出水口,305、反渗透滤组,306、浓水口,307、净水口, 308、单向阀, 309、高压开关,310、后置滤组,311、净水龙头, 312、净水腔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瑞昌,未经吴瑞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71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全方位钻装机钻臂
- 下一篇:数据加密方法与系统以及数据解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