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7637.0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6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磊 |
主分类号: | A61H31/02 | 分类号: | A61H31/02;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 内科 用人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内科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呼吸器。
背景技术
内科危重病人通常需要带上氧气罩吸氧,但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需要摘下氧气罩进行人工呼吸,这种操作在抢救过程中无疑是一大麻烦,在这种分秒必争的关键时刻,往往因为瞬时的延误而贻误抢救时机。为此有人对现有的技术进行了改进,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0年11月24日公开的由李联祥设计的、专利号为201020150873.8、名称为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它包括口鼻罩,输氧单向阀,输氧导管,输气单向阀,人工呼吸主管,导气总管和出气口,口鼻罩外凸部的居中位置设置有内通的导气总管,从导气总管的基部向外延伸15毫米左右,以三通的形式连接设置有输气单向阀和输氧导管,输氧导管上设置有输氧单向阀,输氧单向阀的外端连接设置有人工呼吸主管,在口鼻罩的侧面上设置有内通的出气口。采用这种方式,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所输入的氧气浓度采用氧气输出的压力阀进行控制,与自然空气进行自动配合,有不同位置的单向阀进行自动的单向控制,在抢救过程中无需拿掉呼吸器罩具,可以较好的争取抢救时间。其缺点是,在进行人工呼吸时,需要捏开患者口部,口鼻罩无法有效的贴合人体的口鼻部位,容易导致气体泄漏,影响人工呼吸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泄漏气体、使用方便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器,包括口鼻罩、输氧单向阀、输氧导管、输气单向阀、人工呼吸主管、导气总管和出气口,口鼻罩外凸部的居中位置设置有内通的导气总管,从导气总管的基部向外延伸15毫米左右,以三通的形式连接设置有输气单向阀和输氧导管,输氧导管上设置有输氧单向阀,输气单向阀的外端连接设置有人工呼吸主管,在口鼻罩的侧面上设置有内通的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鼻罩下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器,在口鼻罩下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医护人员抢救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时,密封圈会有效的贴合患者面部,防止气体泄漏,使抢救的效率更高,成功率更大。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器的示意图。
图中:1-口鼻罩,2-输氧单向阀,3-输氧导管,4-输气单向阀,5-人工呼吸主管,6-导气总管,7-出气口,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人工呼吸器包括口鼻罩1、输氧单向阀2、输氧导管3、输气单向阀4、人工呼吸主管5、导气总管6、出气口7和密封圈8,口鼻罩1外凸部的居中位置设置有内通的导气总管6,从导气总管6的基部向外延伸15毫米左右,以三通的形式连接设置有输气单向阀4和输氧导管3,输氧导管3上设置有输氧单向阀2,输气单向阀4的外端连接设置有人工呼吸主管5,在口鼻罩1的侧面上设置有内通的出气口7,口鼻罩1下边缘处设置有硅橡胶密封圈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磊,未经刘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76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足心按摩垫
- 下一篇:脉搏控制型气压按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