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型针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88235.2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4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宫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宫建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1 | 分类号: | A61B17/3211;A61H39/08;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型针刀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使用的针灸用具。
背景技术
本人提出的公告号为CN201668464U、申请号为201020179189.2的“温针刀”专利,得到了病人的好评。
使用中也发现盘龙丝对加装艾炷也有所妨碍。因为一般以机器缠绕的盘龙丝,是将一根细不锈钢丝从中间点折回,成为并排的两根丝,再盘绕到刀柄上,甚至有的来回缠绕两层或者多层,形成多种花纹的刀柄;因此其起始处最少有两根并排的细不锈钢丝(即2倍直径)的尺寸突变,所以对加装艾炷形成妨碍;另外点燃“艾柱”后,热传导慢,影响治疗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型针刀,和温针刀相比,它加装艾炷更方便,而且可以手工缠绕缠丝,节省了设备投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温针刀的基础上,改盘龙丝为缠丝结构,即以一根不锈钢丝直接缠绕到刀柄上,形成单层缠丝;这样,其起始处只有一根细不锈钢丝(即1倍直径)的尺寸突变,所以对加装艾炷的妨碍很小。即:
一种温型针刀,包括刀刃和刀身,其刃口为平口;其全部刀身均为圆柱形;其刀身的尾部是刀柄,其特征是:刀柄外壁密致平顺的缠绕有单层细不锈钢丝而构成缠丝;并且,细不锈钢丝的两端分别位于缠丝的上端和下端。
进一步的,刀身的顶端为半球形,半球的直径与刀身直径相同。
进一步的,刀身的直径,介于0.3至1.2mm。
进一步的,刀刃的宽度,介于0.3至1.2mm;并且不大于刀身的直径。
进一步的,刀刃的纵断面轮廓,其两侧为内凹弧(请见图2)。此结构能够减轻在刀刃初始刺入人体时的痛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上述结构可知,和温针刀相比,本实用新型更加方便的自其顶端向刀身部穿套艾炷。和温针刀之前的技术相比,它可以承载较多的艾炷而不弯曲;而且温型针刀疗法在中医上是温法和补法(而不是“泻法”),在治疗过程中,可减少或者避免患者晕针。温型针刀刀刃不刺入胸腔、腹腔或者盆腔到达病变位置,在治疗过程中是依靠艾炷加热,调整经络。在这过程中不会损伤正常的人体器官。也减轻了在刀刃初始刺入人体时的痛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温型针刀,包括刀刃1和刀身2,其刃口为平口;其全 部刀身均为圆柱形;其刀身的尾部是刀柄4,其特征是:刀柄外壁密致平顺的缠绕有单层细不锈钢丝而构成缠丝;并且,细不锈钢丝的两端分别位于缠丝的上端和下端。
进一步的,刀身2的顶端为半球形3,半球的直径与刀身直径相同。
进一步的,刀身2的直径,介于0.3至1.2mm。
进一步的,刀刃1的宽度,介于0.3至1.2mm;并且不大于刀身2的直径。
进一步的,刀刃的纵断面轮廓,其两侧为内凹弧(请见图2)。此结构能够减轻在刀刃初始刺入人体时的痛感。
温型针刀的材质,是不锈钢。
刀刃的宽度、刀身的直径和长度,都加以系列化,以适应不同疾病和体形患者的需要。
刀柄4的长度,优选为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宫建,未经宫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82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