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稠油热采保温止动抽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8283.1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1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胡一华;黄高健;样年文;胡新铭;王刚;刘成修;周勇;秦延才;郭文英;陈志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周京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稠油热采 保温 止动抽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工业的井下采油设备,特别是稠油热采保温止动抽油装置,在稠油热采井井下采油时,有效提高泵效,同时具有隔热保温性能。
背景技术
传统的采油井抽油泵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自身蠕动产生交变载荷会对泵效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将传统的抽油泵用于稠油热采井时,不具备隔热保温的性能。上述问题的发生都会影响采油效果,需要改进抽油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稠油热采保温止动抽油装置,避免泵筒在生产过程中自身蠕动产生交变载荷对泵效的影响,提高泵效,减少热采热损失,提高采油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稠油热采保温止动抽油装置包括泵筒、活塞和固定凡尔,将隔热管套装在泵筒的外面,通过上接头和下部连接机构固定;在泵筒的下方安装固定凡尔,活塞与泵筒和固定凡尔配合抽油。泵筒与隔热管共同固定在上接头和下部连接机构上,通过调节和上紧被帽,使泵筒处于拉伸状态,避免自身蠕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井下采油过程中,泵筒与隔热管共同被固定在上接头和下部连接机构上,通过调节和上紧被帽,使泵筒处于拉伸状态,避免了泵筒生产过程中自身蠕动产生交变载荷对泵效的影响,可有效提高泵效。同时具有隔热保温性能,减少了稠油热采井的热损失,提高了采油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附图,稠油热采保温止动抽油装置包括泵筒3、活塞4和固定凡尔8,隔热管2套装在泵筒3的外面,通过上接头1和下部连接机构固定;在泵筒3的下方安装固定凡尔8,活塞4与泵筒3和固定凡尔8配合起到抽油的目的。最好是在在泵筒3与固定凡尔8之间安装泄油器7,防止污染地面环境。下部连接机构包括下接头5和被帽6,被帽6的外圆与下接头5的下部内圆连接、其内圆与泵筒3的下部外圆连接。隔热管2包括内管和外管,两端由焊环密封,外管的上部外圆与上接头1的下部内圆连接、其下部外圆与下接头5的上部内圆连接。由焊环密封的隔热管2具有保温功能,可以减少热采井的热损失。上接头1的内腔中部设有台阶与泵筒3的上部外圆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泵筒3与隔热管2共同被固定在上接头1和下部连接机构上,通过调节和上紧被帽6,使泵筒3处于拉伸状态,避免了泵筒3在生产过程中自身蠕动产生交变载荷对泵效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泵效。在泵筒3与固定凡尔8之间安装了泄油器7,可以在起出前泄油,避免起出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8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