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88330.2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06 | 分类号: | C03C1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罗来兵 |
地址: | 712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板制造过程中的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隔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用于平板显示技术的基板玻璃制备过程中,玻璃溶液经高温的溢流砖后成型为半固态的玻璃板,随之经过快速冷却后成为固态玻璃板。溢流砖底部以上区域为高温区,以下区域为低温区。然而,这两个区域在现有技术中没有隔离装置,互相影响温度,使得成型后的固态玻璃板容易产生翘曲和其他不良现象,难以达到制备平板显示装置的要求。不仅如此,低温区的冷气还影响经溢流砖后成型为半固态玻璃板的品质和溢流砖的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温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隔温效果显著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温装置,包括溢流砖1,在溢流砖1的两侧对称位置分别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左隔板单元2和右隔板单元3,左隔板单元2和右隔板单元3分别固定在左支架9和右支架10上,在左架9和右支架10的同一端分别设有左固定螺钉7和右固定螺钉8。
所述左隔板单元2和右隔板单元3通过冷却介质降温。
所述左隔板单元2和右隔板单元3的一侧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左档板13和右档板14,在左隔板单元2和右隔板单元3的上方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左连接臂11和右连接臂12,在左连接臂11和右连接臂12的同一端分别设有左摇把4和右摇把5。
所述左连接臂11和右连接臂12设置成管状。
所述左档板13和右档板14设置成空心状。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有很好的隔温效果,又能防止溢流砖和自身受损,特别适合液晶显示屏用玻璃基板的制备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2,一种隔温装置,包括用于玻璃液成型的溢流砖1,在溢流砖1的两侧对称位置分别设有一对结构相同,实现隔温的左隔板单元2和右隔板单元3,它们通过冷却介质降温,该两个隔板单元分别固定在左支架9和右支架10上,在该两个支架的同一端分别各设有一个固定隔板单元位置的左固定螺钉7和右固定螺钉8;在左隔板单元2和右隔板单元3的下方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左档板13和右档板14,它们设置成空心状,在左隔板单元2和右隔板单元3的上方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左接臂11和右连接臂12,它们被设置成管状,在两个连接臂同一端分别设有左摇把4和右摇把5。
在LCD用的玻璃基板制备过程中,高温(1100-1300℃)玻璃液由溢流砖1的顶部向两侧溢流,此时,处于高温玻璃液裹包的溢流砖1的温度与高温玻璃液基本等温。当溢流砖1两侧的高温玻璃液流至其底部(楔状尖部)时,他们将汇为一体,成为半固态玻璃盘板,此后需要对这种半固态玻璃盘板快速冷却,使其成型为固态玻璃板。由此可见,以溢流砖1底部为界,其上为高温区,其下为低温区。
当溢流砖底部低温区的温度受到其上部高温区温度影响超过预定值时,用手松动左固定螺钉7和右固定螺钉8,手摇摇把使左隔板单元2和右隔板单元3向上移动到某一位置后,再分别拧紧左固定螺钉7和右固定螺钉8,使两个隔板单元出于固定不动的位置,这样可以减少高、低温区温度的相互影响。如果将两个隔板单元同时移动到水平位置,基本上可以完全阻断高、低温区温度的相互影响。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两个隔板单元的连接臂设成了管状,两个挡板设成了空心状,可以通过流动的冷却液冷却隔板,这样既能保证了隔温效果,又能防止隔板因高温的过快损坏。
图中:1为溢流砖,2为左隔板单元,3为右隔板单元,4为左摇把,5为右摇把,7为左固定螺钉,8为右固定螺钉,9为左支架,10为右支架,11为左连接臂,12为右连接臂,13为左档板,14为右档板,15-左隔板单元冷却水入口,16-左隔板单元冷却水出口,17-右隔板单元冷却水入口,18-右隔板单元冷却水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83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