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的遮阳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88536.5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0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门永新;马芳武;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3/02 | 分类号: | B60J3/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遮阳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的遮阳板。
背景技术
阳板就是在汽车前风挡、后风挡那块,为了避免阳光刺眼设计的,能来回搬动,从而调整太阳光对眼睛的照射度,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遮阳板作为汽车的标准配置一般布置在驾驶员和副驾驶员位置,防止光线干扰人们的视线,同时遮阳板上一般带有化妆镜。
如专利(C N101856964A)所公开的一种遮阳板机构,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本体的轴孔包括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和转轴的一端连接,转轴的另一端插接在第一容置腔内,可在步进电机的驱动下插进第二容置腔然后旋转以带动遮阳板本体翻转。
该遮阳板装置虽然在步进电机的驱动下能够翻转,但也存在着缺陷,该遮阳板不能前后自动调节,极大的限制了遮阳板的功能,最多能手动调节,一方面手动调节费时费力,使遮阳板易变脏,另一方面对于残疾人来说也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自动调节前后位置的汽车的遮阳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的遮阳板,包括一块面板,所述的面板的一个侧边设有一根转轴,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括一根固连在汽车顶棚内侧的且沿汽车前后方向设置的滑轨,所述的转轴的一端和滑轨之间设有能使转轴相对滑轨径向滑动和周向转动的连接结构,转轴的该端和顶棚之间还设有能使转轴沿滑轨移动的平移驱动机构。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驾驶员需要调节面板的前后位置时,通过平移驱动机构驱动转轴沿滑轨上平移,转轴带动面板同步平移。滑轨固定在顶棚上,稳定牢固。转轴和滑轨之间设置一个能使转轴相对滑轨径向滑动和周向转动的连接结构,可以让转轴在滑轨上平移运动结束后,再通过周向转动来调节面板的仰角。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自动调节面板的前后位置,操作非常方便,特别适合一些手脚不方便的驾驶员。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的遮阳板中,所述的转轴的另一端套设有一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的上端面和顶棚内侧贴合,所述的定位板上固设有旋转电机,所述的旋转电机和转轴之间设有能将旋转电机的扭矩传递至转轴上的传动机构。当旋转电机转动后能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存在,旋转电机整体会产生沿相反方向旋转的趋势,但由于定位板和顶棚相贴合,定位板为旋转电机提供反作用力,所以当旋转电机带动转轴转动时,自身能够不动。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的遮阳板中,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相啮合的齿轮一和齿轮二,所述的齿轮一固连在转轴上,所述的齿轮二和旋转电机相连。旋转电机转动后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带动转轴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的遮阳板中,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固连在转轴端部的球形接头,所述的滑轨内设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的滑块和球形接头活动连接。滑块沿滑轨平动,球形接头能使转轴相对滑块做多向的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的遮阳板中,所述的平移驱动机构包括相啮合的平移齿条和平移齿轮,所述的平移齿条固设在滑块的一侧,所述的平移齿轮轴向固定在滑轨上,所述的滑轨上还固设有和平移齿轮相连的平移电机。平移电机带动平移齿轮转动,平移齿轮带动平移齿条前后移动,平移齿条带动滑块同步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自动调节面板的前后位置,操作非常方便,特别适合一些手脚不方便的驾驶员。采用球形接头连接,万向转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的遮阳板在汽车中的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汽车的遮阳板在汽车中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汽车的遮阳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汽车的遮阳板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车体;2、顶棚;3、面板;4、转轴;5、滑轨;6、平移齿条;7、平移齿轮;8、定位板;9、旋转电机;10、齿轮一;11、齿轮二;12、球形接头;13、滑块;14、平移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85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