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备胎螺栓的遮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88849.0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9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赵栓鱼;夏昊;车国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43/02 | 分类号: | B62D4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备胎 螺栓 遮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备胎螺栓,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汽车备胎螺栓的遮蔽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备胎螺栓是在车身尾裙板上,然后用后保险杠将其掩盖起装饰作用。同时为了备胎的拆卸方面,通常会在保险杠相应的位置开一个备胎螺栓能够安装和拆卸的孔,这样后备胎螺栓就会通过保险杠上的大孔裸露出来,影响外观。于是相当大一部分汽车厂商采用设计备胎螺栓盖的形式进行遮蔽,较常用的做法是设计一个橡胶皮的黑色堵盖,其上部是圆形盖状结构,下部为整周圈圆形卡槽,装配时利用橡胶的变形将堵盖塞入孔中,起到遮蔽装饰作用。拆卸时则是用工具或用户指甲,从上部抠起堵盖的一端用力往外拽,利用橡胶的变形将其拆卸下来。这样反复利用橡胶的变形并撕拉,不仅不方便用户使用而且会让堵盖的寿命减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备胎螺栓的遮蔽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备胎螺栓盖拆装不方便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备胎螺栓的遮蔽结构,其包括设在保险杠开孔开口处而遮蔽螺栓的盖体、形成在盖体周缘的卡合部以及形成在保险杠开孔内壁的螺旋结构;盖体和卡合部是一种注塑件;该卡合部可装卸的配合该螺旋部;盖体采用圆形盖状结构,该盖体的顶部朝外形成供人们握持的手柄,该手柄结构宽度适中,表面导圆角,抓握舒适且外观不突兀。盖体上卡合部包括第一凸座和第二凸座,第一凸座和第二凸座分别内凹形成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都呈螺旋状,与保险杠开孔内壁处的螺旋部配合保险杠开孔的内壁上的螺旋结构上向内加工有第一卡槽开口、第二卡槽开口,分设于保险杠开孔两端,与卡合部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配合。
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旋转盖体,卡槽通过卡槽开口使螺纹状结构能够卡进卡槽里,从而方便的实现了汽车备胎螺栓盖的拆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是备胎螺栓盖的轴视图;
图2是保险杠结构示意图;
图3是保险杠开孔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备胎螺栓盖装配在保险杠上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断面图;
图中、1:盖体 2:卡合部 3:螺旋结构 4:手柄 5:第一凸座 6:第二凸座 7:第一卡槽 8:第二卡槽 9:保险杠开孔 10:第一卡槽开口 11:第二卡槽开口 12: 保险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汽车备胎螺栓的遮蔽结构包括设在保险杠12上的保险杠开孔9处而遮蔽螺栓的盖体1、形成在盖体周缘的卡合部2以及形成在保险杠开孔9内壁的螺旋结构3。盖体1采用圆形盖状结构,该盖体的顶部朝外形成供人们握持的手柄4。卡合部包括第一凸座5和第二凸座6,该第一凸座5和第二凸座6分设在盖体1两端,第一凸座5和第二凸座6分别内凹形成第一卡槽7和第二卡槽8,该第一卡槽7和第二卡槽8都呈螺旋状。保险杠开孔9内的螺旋结构3上向内加工有第一卡槽开口10和第二卡槽开口11,该第一卡槽开口10、第二卡槽开口11分设在保险杠开孔9的两端,使得卡合部可拆装地配合于该螺旋部。
具体装配方式为:将第一卡槽7和第二卡槽8对准保险杠开孔开口的第一卡槽开口10、第二卡槽开口11,并将螺旋状结构3卡进第一卡槽7和第二卡槽8,顺时针旋转90度,即将备胎螺栓盖固定完毕。拆卸的时候将备胎螺栓盖逆时针旋转90度,即将其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88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电动车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及用于具有通道的车辆的能量分配侧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