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监护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9221.2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3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熊有伦;尹周平;王瑜辉;张超;熊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华科制造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24 | 分类号: | G08B13/24;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谭一兵 |
地址: | 52377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技术 智能 监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指定范围区域内的人员、物品实时监控的自动报警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监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人员及物品等的监控管理,大多是采用红外线或监控录像对现场状况进行实时数据采集,通过保安人员在异地实时监视以便发现异常。因此采用这种监控方式,一方面,由于人为偶有疏忽的因素,难免会当物品出现异常或被盗时有时不能及时发现,当然更谈不到能及时准确地将异常信息上传管理控制中心,以便及时备案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另一方面,红外线通讯距离短,通讯过程中不能移动,遇到障碍物容易中断,扩展性差。
随着计算机和嵌入式系统的发展,IC卡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发展成几个大类,其中,非接触IC卡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并交换数据,以达到识别目的。射频卡也是射频识别(RFID)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电子标签也称射频卡,具有智能读写及加密通信能力,其属于非接触IC卡,它避免了普通IC卡与读卡器之间的物理接触,减少了卡的磨损,所以受到广泛的欢迎。因此,如何用射频识别技术解决现有对物品的监护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监护系统,该智能监护系统可实现探测范围可灵活调整,探测范围广,扩展性好,可避免受障碍物的影响,监护更有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监护系统,其包括电子标签携带单元、控制系统、电子标签激励器及响铃,其中,所述控制系统设置有相互电连接的电子标签读写器、单片机控制单元及射频发射单元,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与所述电子标签携带单元通过射频通讯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所述电子标签激励器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响铃与所述射频发射单元通过射频通讯方式进行信号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签激励器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单元之间通过串口进行信号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串口为RS232。
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控制单元为基于89C51的单片机控制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签携带单元中安装有无源低频检波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监护系统通过采用单片机与激励器相配合的方式,与现有的监护系统相比较,该智能监护系统可实现探测范围可灵活调整,探测范围广,扩展性好,可避免受障碍物的影响,监护更有效;同时,其结构较为简单,大都采用现有技术的零部件产品进行组合,大大降低了研发、使用、安装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监护系统包括电子标签携带单元1、控制系统2、电子标签激励器3及响铃4。其中,所述控制系统2设置有相互电连接的电子标签读写器21、单片机控制单元22及射频发射单元23,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21与所述电子标签携带单元1通过射频通讯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所述单片机控制单元22为基于89C51的单片机控制单元。
所述电子标签携带单元1中安装有无源低频检波器(图中未示),电子标签激励器3经过低频发射天线发射出强低频电磁信号,使电子标签携带单元1中的低频检波器产生一个开启高频通信系统的信号,从而使电子标签携带单元1将进入一种按预先设定方式,发射自身ID的工作状态,发射预定的时间和次数后,电子标签携带单元1即进入休眠待激活状态。采用低频唤醒高频工作的方式,因而可降低电子标签携带单元1的功耗。
所述电子标签激励器3与所述单片机控制单元22之间通过串口RS232进行电连接,所述响铃4与所述射频发射单元23通过射频通讯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电子标签激励器3激活电子标签携带单元1并调整报警空间范围,当电子标签携带单元1(携带电子标签的物品或人)进入可探测范围时,电子标签读写器21通过射频通信获取相应标签信息并传入单片机控制单元22,则单片机控制单元22激活射频发射单元23将信息通过射频通信方式发射到响铃4,激活响铃4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华科制造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华科制造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92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通信报警系统
- 下一篇:营业厅业务自助办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