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钉锁固底脚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9269.3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9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洪五善;杨锋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五善;杨锋起 |
主分类号: | E04H15/62 | 分类号: | E04H15/6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钉 锁固底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底脚,特别是涉及一种锁固在帐篷立柱底端的帐篷底脚。
背景技术
一般帐篷在展开后,其各个立柱的底端往往是直接与地面相接触,这适合于硬质地面,但对于软质地面,则不适用。这是因为帐篷立柱的底端的受力面积较小,在软质地面上,帐篷的各个立柱容易出现下陷程度不一致的现象,从而导致帐篷不平稳,并影响帐篷的外观。此外,现有技术的这种帐篷,遇风力较大的时候,还容易被风吹倒。为了解决帐篷的上述不足之处,有的在帐篷立柱的底端焊接一受力面积较大的底部固定件,这固然可以使帐篷展开后更加稳固,但由于该底部固定件件与帐篷呈一体连接,因而其底部固定件不但会增加帐篷的重量,而且会对帐篷的收合和搬运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螺钉锁固底脚,它采用可拆卸式的螺钉锁固底脚配合在帐篷的立柱底端,从中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钉锁固底脚,包括配合在帐篷立柱底端下方的底脚本体、固定件和螺钉;固定件设在底脚本体的顶端面;固定件的顶端向下设有一用于容纳帐篷立柱底端的容纳腔,固定件的侧壁上开有第一螺孔,该第一螺孔与固定件的容纳腔相连通;螺钉由固定件的外侧壁与其第一螺孔相旋接配合,且螺钉的螺杆伸入固定件的容纳腔中,以在固定件的容纳腔中与帐篷立柱的侧壁相旋接配合。
所述固定件的两对或其中一对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开有轮轴孔,各个侧壁上的轮轴孔分别与相对的侧壁上的轮轴孔相对应。
所述固定件的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一螺孔的外侧设有一用于容纳所述螺钉的头部的凹槽。
所述第一螺孔为两个,该两个第一螺孔设在所述固定件的两相邻的侧壁上。
所述底脚本体的端面上对应所述固定件的下方还开有一上下通透的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与所述固定件的容纳腔相连通。
所述底脚本体的端面上还开有上下通透的第二通孔。
所述底脚本体的底端面设有加强筋。
所述底脚本体的底端面开有若干第二螺孔。
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底脚本体呈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包括底脚本体、固定件和螺钉,且固定件设在底脚本体的顶端面,固定件的顶端向下设有用于容纳帐篷立柱底端的容纳腔,固定件的侧壁上开有与其容纳腔相连通的第一螺孔,使得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利用固定件及螺钉与帐篷立柱的底端实现可拆卸式相配合,而且可以利用底脚本体增大帐篷立柱底端的受力面积,使帐篷展开后更加平稳。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拆装、结构简单、方便帐篷使用等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钉锁固底脚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钉锁固底脚,包括底脚本体1、固定件2和螺钉(图中未体现);底脚本体1配合在帐篷立柱的底端下方,用于增大帐篷立柱底端的受力面积,固定件2设在底脚本体1的顶端面,该固定件 2用于与帐篷立柱的底端相连接,具体是这样实现的:固定件2的顶端向下设有一用于容纳帐篷立柱底端的容纳腔21,且该容纳腔21呈方形结构;固定件2的侧壁上开有第一螺孔22,该第一螺孔22与固定件的容纳腔21相连通;螺钉由固定件2的外侧壁与其第一螺孔22相旋接配合,且该螺钉的螺杆伸入固定件的容纳腔21中,以在固定件的容纳腔21中与帐篷立柱的侧壁相旋接配合。
其中,
上述固定件2的两对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开有轮轴孔24,且各个侧壁上的轮轴孔分别与相对的侧壁上的轮轴孔相对应;
上述固定件的第一螺孔22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者四个,本实施例中,该固定件的第一螺孔22为两个,该两个第一螺孔22分别设在固定件的两相邻的侧壁上;固定件2的该两相邻的侧壁上对应第一螺孔22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用于容纳螺钉的头部的凹槽23,如此,可使固定件2的整体更加美观;上述四个轮轴孔24中,有两个轮轴孔分别位于同一侧壁上的第一螺孔的下方;
上述底脚本体1的端面上对应固定件2的下方还开有一上下通透的第一通孔12,该通孔12与固定件的容纳腔21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五善;杨锋起,未经洪五善;杨锋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92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