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间歇式污泥挤压脱水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9434.5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9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胡波;肖小飞;赵国慧;宋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永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间歇 污泥 挤压 脱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所产生污泥的脱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污泥。污泥的含水率在95%~98%之间。目前污水处理厂对污泥脱水均采用机械脱水方式,脱水机械有真空皮带机、离心脱水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等。采用这些机械脱水,只能使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78%~82%之间,且设备占地面积大,操作环境差,维修保养量大,运行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螺旋间歇式污泥挤压脱水机,采用该设备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低(60%),易维护保养,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可连续24小时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螺旋间歇式污泥挤压脱水机包括两端分别安装在相应支承座上并由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的芯轴,该芯轴上设有位于滤筒中的等螺距螺旋叶片,滤筒一端经可调节该端端口开度的压紧环同出泥口连通,所述滤筒的另一端设有进泥口;其特征是,芯轴与滤筒之间的污泥挤压腔由所述螺旋叶片分成至少两个变容积腔和等容积腔,且变容积腔与等容积腔沿芯轴轴向相间排列;变容积腔的容积沿由进泥口朝出泥口的方向逐级减小,一节螺距长度为一级。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技术原理是,芯轴7在电动机2驱动下产生转动,芯轴7上的螺旋叶片8推动从进泥口10进来的污泥向出泥口14挤压前进,前进过程中挤出的水从滤筒9上的小孔流出;调节压紧环6与滤筒9端口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滤筒内挤压压力,以污泥的干度。变容积腔的容积沿污泥行进方向是递减的,使污泥在腔体内被压缩,使水分从污泥里分离出来;等容积腔可使污泥分子间间隙保持不再被压缩,保持水分的畅通流出;第二段变容积腔的容积再次递减,使污泥在其中再被压缩,而第二个等容积腔使污泥分子间间隙再次保持不被压缩;以此类推,使污泥达到所需的含水率。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螺旋间歇式污泥挤压脱水机,采用该设备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可低至60%,易维护保养,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可连续24小时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螺旋间歇式污泥挤压脱水机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
1-支架, 2-电动机, 3-减速机,
4、5、11、12-支撑座,6-压紧环, 7-芯轴,
8-螺旋叶片, 9-滤筒, 10-进泥口,
13-清洗喷嘴, 14-出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螺旋间歇式污泥挤压脱水机包括两端分别安装在相应支承座上并由电动机2通过传动装置(减速机3)驱动的芯轴7,该芯轴7上设有位于滤筒9中的等螺距螺旋叶片8,滤筒9一端经可调节该端端口开度的压紧环6同出泥口14连通,所述滤筒9的另一端设有进泥口10;其特征是,芯轴7与滤筒9之间的污泥挤压腔由所述螺旋叶片8分成至少两个变容积腔和等容积腔,且变容积腔与等容积腔沿芯轴轴向相间(交替)排列;变容积腔的容积沿由进泥口10朝出泥口14的方向逐级减小,一节螺距长度为一级。
芯轴7为锥形轴,螺旋叶片8焊接在芯轴7上构成一个整体,装在滤筒9内。整个滤筒与芯轴架于支撑座4、5、11、12上,芯轴7的大端与电动机2及减速机3相连。芯轴7的小端设进泥口,滤筒9的外面设有清洗喷嘴13,以清洗滤筒9小孔的堵塞。
所述进泥口10同第一个变容积腔连通。
所述变容积腔由三节螺距长度的螺旋叶片所在污泥挤压腔组成。
所述等容积腔的容积同相邻的前一级(图1中左侧)变容积腔中相邻一级腔体容积相等。
所述滤筒9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布置清洗喷嘴13。
所述滤筒9为筒壁上分布有出水小孔的筒体。
所述进泥口10的上端是较大口径在上的正锥形,进泥口10与滤筒9连接的部位是较大口径在下的倒锥形。
所述压紧环6上装有刮泥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永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永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94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纤维拉丝成型区空气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逆流闭式海水淡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