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零排放鱼菜互生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0260.4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9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林静;王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静;王海波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G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罗习群 |
地址: | 20003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放 互生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蔬菜种植用水的互生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尚没有将水产养殖、蔬菜种植用水的互生循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零排放鱼菜互生循环装置,包括水产养殖池,蔬菜种植装置以及水生植物种植装置,水产养殖池与数个沉淀池连通,并通过管道和泵与集污池连通;集污池通过管道和泵与蔬菜种植装置连通,沉淀池通过管道和泵与水生植物种植装置连通,水生植物种植装置通过管道和水产养殖池连通,蔬菜种植装置通过管道和泵与多余污物处理池连通,多余污物处理池通过管道和泵与蔬菜种植装置连通。
所述集污池和多余污物处理池设有微生物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水成为供给蔬菜种植装置的肥料。
所述数个沉淀池是在一个大池中用隔板分隔成数个小池,其中,最后一个小池的隔板高于水平面,底部有水道连通,前面几个隔板低于水平面,底部堵封没有水道;所有沉淀池底部用管道与泵连接,抽出沉淀池底部的沉淀污物。
所述蔬菜种植装置,是多层框架结构,每层设有水槽,水槽中种植蔬菜,各层水槽用管道连通,集污池、沉淀池和多余污物处理池经处理后的水,连通至最高层的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水产养殖的水分散处理后供给种植蔬菜用水或回收再利用,实施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用水循环使用,把过多的有机质回收而达到零排放的节能环保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图;
附图2是沉淀池示意图;
附图3是蔬菜种植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水产养殖池10,蔬菜种植装置14以及水生植物种植装置13,水产养殖池10与数个沉淀池11连通,并通过管道和泵8与集污池12连通;集污池12通过管道和泵8与蔬菜种植装置14连通,沉淀池11通过管道和泵8与水生植物种植装置13连通,水生植物种植装置13通过管道和泵和水产养殖池10连通,蔬菜种植装置14通过管道和泵8与多余污物处理15连通,多余污物处理池15通过管道和泵8与蔬菜种植装置14连通。
所述集污池11和多余污物处理池15设有微生物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水成为供给蔬菜种植装置14的肥料。
所述数个沉淀池11是在一个大池中用隔板5、6、7分隔成数个小池,其中,最后一个小池的隔板7高于水平面,底部有水道连通,前面几个隔板5、6低于水平面,底部堵封没有水道;所有沉淀池底11部用管道与泵9连接,抽出沉淀池11底部的沉淀污物。
所述蔬菜种植装置14,是多层框架结构,每层设有水槽16,水槽16中种植蔬菜,各层水槽16用管道17连通,集污池12、沉淀池11和多余污物处理池15经处理后的水,连通至最高层的水槽。
请参阅附图2所示,沉淀池11自水产养殖池10进入水后,沉淀物沉淀在前面几个小池内,漂浮物自水面漂至后面一个小池内,人工将漂浮物打涝取出后,清水从底部流至最后一个池内,将此清水用泵抽到水生植物种植装置使用;水生植物种植装置用管道和泵将用过的水返回到水产养殖池10内,形成一次内循还,其循环路线是:(1)—(2)—(3)—(4)。
请参阅附图1所示,沉淀池11自底部抽出沉淀的污物后,将池中的水抽至集污池12,在集污池12中经微生物处理后,将处理后的水抽至蔬菜种植装置14,蔬菜种植装置14用过的水抽至多余污物处理池15,在多余污物处理池15内经微生物处理后的水成为有益蔬菜生长的肥料,用泵抽回至蔬菜种植装置14;其循环路线是:(A)—(B)—(C)—(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静;王海波,未经林静;王海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02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