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发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0345.2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1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田长亮;任国云;顾良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易德龙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3/00;F21V17/10;F21V31/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2151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发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发光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LED发光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人们的夜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为了便于人们晚间能方便快捷的找到目标建筑,于是想到在高楼大厦标志性字体里装上LED发光灯,用于晚间的照明或广告。但是,由于在户外使用,风吹、日晒和雨淋等会损坏LED发光灯。在先的LED广告灯或字体,需根据用户特定的使用状况定制,不能通过组合级联等方式自由布置各种形状,限制了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LED发光模块,结构更为简便,有利于生产组装;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和布局,同时连接市电的设计,也为用户的安装和使用提供了便利,并且进一步可以适应户外的工作环境。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发光模块,包括壳体、线卡、LED、PCB板和线缆,
所述PCB板和所述LED的针脚部分密封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LED的灯头部分露出所述壳体前表面,所述LED设在所述PCB板上,并通过PCB板上的电路和线缆连接;
所述线缆一端与PCB板上的电路连接,另一端设在壳体外。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放置PCB板的支柱和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侧面设置线卡用出线缺口,所述线卡上设置线卡倒扣。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填充硅胶或环氧树脂,用于密封PCB板、LED的针脚及与PCB板连接的线缆。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塑料材质,壳体材料中添加抗氧化、抗UV或阻燃成分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LED的个数为1至5个,所述LED在壳体中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后表面还连接有底座,底座四角上设有前表面安装孔或后表面安装孔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后表面有胶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胶贴为汽车用3M胶贴。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壳体有PCB定位支柱和卡口,装好线卡后为一整体,不需要螺丝,装配简单方便,成本低,密封性好,便于灌封;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单独的LED发光模块串联成一长条,可以布置成任何复杂的字体,能够满足不同的字体需要,使字体发光均匀;由于壳体内部使用硅胶或环氧树脂灌封,具有很好的防水、防潮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壳体部分添加了抗氧化、抗UV,阻燃成分,具备防水防潮,抗氧化性能。
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成本低且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发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发光模块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支柱;3:卡扣;4:后表面安装孔;5:前表面安装孔;6:出线缺口;7:两孔上线卡;8:两孔下线卡;9:线卡倒扣;10:四孔上线卡;11:四孔下线卡;12:两芯线缆;13:LED; 14:PCB板;15:四芯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发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LED发光模块,包括壳体1、线卡、LED13、PCB板14和线缆;
所述PCB板14和所述LED13的针脚部分密封在所述壳体1内;
所述LED13的灯头部分露出所述壳体1前表面,所述LED13设在所述PCB板14上,并通过PCB板14上的电路和线缆连接;
所述线缆一端与PCB板14上的电路连接,另一端设在壳体1外。
本实用新型适用的LED可以选用市面上任一种的LED灯,颜色,性能,各项参数可根据具体需要来确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食人鱼型LED为例,可以根据需要搭配各种颜色。采用将所述PCB板14和LED13的针脚密封在壳体1中,可以有效的防潮防雨,采用所述壳体1对所述PCB板14和LED13的针脚密封,能够实现对LED模块通过简单地组合级联等方式就可以自由地布置各种形状,可以批量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易德龙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易德龙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03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驾驶室门导向与缓冲结构
- 下一篇:容错网络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