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0835.2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4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田维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长征电器成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6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无功功率 自动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电电网电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属于一种高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供求量的快速增长,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及其电能质量,降低输变配电损耗的要求也日益迫切,电力行业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改制定了新的《电力系统电压无功电力技术导则》,内容指出:“35kV-220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应有足够的无功备用容量,在主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5,在低谷负荷时功率因数应不高于0.95”。
由于真空开关技术的快速发展,运行电流大、开断能力高的真空断路器完全能满足高电压的容性电流开断。由于开关的可靠性提高,机械特性稳定,机械寿命的增长,可频繁操作的开关问世,这解决了原来对无功感性电流一次补偿变为对无功电流的跟踪补偿,使补偿装置能在电网用电高峰段和用电低谷段对电网的无功电流进行同步自动跟踪补偿,让电网功率因数不低于0.95。为了让感性无功得到有效平衡,利用电容器、电抗器,高质量的真空断路器及自动补偿仪等组成自动跟踪电网对感性无功及时补偿,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线损,以使整个输、变、配电网以及电力用户的电气设备达到最佳出力,最低损耗。这就是高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产生的必然性。
本高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适用于变电站7.2-12kV系统或7.2-12kV终端用户作为感性负载的无功自动跟踪补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来取代无功感性电流的一次补偿(如GR柜)。该高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主要由控制柜和补偿柜两部分组成,控制柜中安装有隔离开关、进线CT、指示仪表、避雷器、带电指示器、无功补偿控制器等;补偿柜安装有投切专用真空接触器、电抗器、电容器、保护控制单元、电压互感器(放电线圈)等。它的结构包括:控制柜和补偿柜,在控制柜中设有上绝缘子、电流互感器、隔离开关;补偿柜中设有专用真空接触器,真空接触器的电源进线引入端分别设有A、B、C相传感器,真空接触器的另一端与设在中间层的电压互感器进线端连接,并与绝缘子连接,绝缘子下端引线分别通过每组熔断器连接电容器,每组电容器的出线端分别连接电抗器。
由于在7.2-12kV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感性负载,这些负载把大量的电能转为磁场能,使电能不能有效地被应用,而大量损耗在线损上和磁场能的反复建立释放上,这既浪费能源又必须把电源输出段导体做大,浪费材料。加装高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后,这部分能量就不由电源提供,而由电容和感性负载之间自身交换,这就节约了大量能源,也节约了材料,提高了功率因数。
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高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
为智能型,可根据需要补偿的多少自动投入补偿和切除,使电网的功率因数始终符合规定要求。本装置根据系统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差自动算出功率因数分级自动投切并联电容器组,以提高功率因数,节约能源,降低线路损耗,增加输变电设备的输送负载能力,达到节电,提高电压质量,增容的目的。
高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的补偿单元安装了智能控制器,通过对电网电流电压的采样,自动计算出功率因数与人为设置的功率相比较,判断自动作输出电源触点,让补偿单元内任意一组电容投入或切除。
补偿单元电容可分为若干小组电容,每一小组可分层安装断路器(或负荷开关)、电抗器、电容、放电线圈、避雷器,得到指令后每小组电容可分步投入电网或从电网中切除,即投切灵活。如要补偿1200kvar电容,电容投切柜可分为3台,一台电容为600kvar,一台为400kvar,一台为200kvar,通过控制柜上安装的控制器设置,由与电源采样的电流信号与电压信号比较,可得出系数功率因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的电容补偿柜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仪表室,2-避雷器,3-真空接触器,4-传感器,5-电压互感器,6-绝缘子,7-电容器,8-熔断器,9-电抗器。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的控制柜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上绝缘子,11-电流互感器,12-隔离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长征电器成套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长征电器成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08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