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子超精机用组合式超精辊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1113.9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7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吕军庆;薛冰;李政;夏书香;李宏萍;吴江莉;李小为;孔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9/02 | 分类号: | B23P9/02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智宏亮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子 超精机用 组合式 超精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滚子超精机设备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滚子超精机用组合式超精辊。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超精辊是超精滚子外圆锥面所用超精机的主要更换件,其结构特点是长度较长,在其外圆上有如图2所示的螺旋槽,两端(锥)孔同轴度要求较高;现阶段,超精辊采用的是如图1所示的整体式结构,该结构的工艺性较差,加工难度大,生产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工时和辅具,因此,生产效率很低;根据其结构和尺寸,整体式结构的超精辊工艺性差表现在:1、车螺旋槽需穿心轴;因超精辊两端的内孔较小,且工件长度较长,导致心轴的直径尺寸小,加工时心轴刚性差,变形量大,螺旋槽精度难以保证;2、镗内孔需细长镗刀杆,刀杆刚性差,加工时易产生较大让刀;3、工件装夹不便,两端锥孔磨削加工困难,同轴度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滚子超精机用组合式超精辊,使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超精辊加工工艺性差的问题,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并保证产品的精度,实现节能减耗。
本实用新型为完成上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滚子超精机用组合式超精辊,所述的组合式超精辊具有一圆柱形壳体,所述的壳体具有中心内孔,在所述壳体的两端具有与中心内孔相连通的孔且在所述的孔内设置端盖;所述端盖与壳体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的端盖具有锥形内孔。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滚子超精机用组合式超精辊,将壳体两端的锥孔分置于端盖内,并使端盖位于壳体的两端,从而可加大壳体两端的内孔,增加车螺旋槽时所用心轴的直径尺寸,解决了心轴受力变形过大而导致的加工误差;由于两端孔的加大,镗内孔时可使用较粗的镗刀杆,避免产生过大让刀;两端锥孔使锥孔的磨削加工方便,且精度容易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并保证了产品的精度,实现了节能减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有超精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2、端盖,3、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滚子超精机用组合式超精辊,所述的组合式超精辊具有一圆柱形壳体3,所述的壳体采用铬钼合金,硬度HRC60~65,所述的壳体3具有中心内孔,在所述壳体3的两端具有与中心内孔相连通的孔且在所述的孔内设置端盖1、2,所述的端盖1、2具有锥形内孔;端盖所用材料为GCr15,硬度为50~55;所述端盖1、2与壳体3之间为过渡配合,并通过冷压装配,然后两端分别用六个均布的内六角螺钉加以紧固,防止松动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11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球盖装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焊接半导体器件的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