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式生态循环垃圾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1602.4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8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童超;曹成全;陈申芝;黄明远;李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生态 循环 垃圾 处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器,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式生态循环垃圾处理器,尤其适合于家庭使用。
背景技术
当前,几乎所有的垃圾处理器均用硬质塑料或其它材料制成,实则为垃圾临时储存桶,自身没有处理垃圾的能力。例如中国专利号“200820222285.3”公开了一种套袋式家用垃圾桶,其申请日为2008年10月23日,公开日为2009年9月2日,包括垃圾桶,垃圾袋、桶盖及设置在垃圾桶下面的底座。所述垃圾袋为由首尾依次相连的垃圾袋组成的、卷绕成辊的垃圾袋条,该垃圾袋条安放在底座内,并由设置在垃圾桶底部的垃圾袋导入口导入垃圾桶内。当垃圾袋内装满垃圾时,取下桶盖,将垃圾袋向上提出垃圾桶;底座内的垃圾袋条同时从桶底的垃圾袋导入口导入垃圾桶内,替换旧的垃圾袋。
现有家庭用垃圾桶只具有收集垃圾的功能,但无法对垃圾进行相对有效的处理,还需要清洁人员进行专门处理,也无法进行较细的分类,且不适用于家庭。在当今社会,个体家庭制造的垃圾已经成为相对严重的问题,且污染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严重。如今,有少部分人将垃圾埋于地下,利用土壤的自身净化作用处理垃圾,虽然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会严重影响土壤的质量,使土壤酸化或碱化。并且,这种垃圾处理方法没有经济效益,对家庭污水的处理也较难实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家用垃圾桶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层式生态循环垃圾处理器,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利用生态循环对垃圾进行处理,还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喂养昆虫,可将垃圾变废为宝,既处理了垃圾,也可获得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层式生态循环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垃圾分类盛装器、养殖盛装器、过滤器和用于盛装过滤器过滤水的储水器,所述垃圾分类盛装器、养殖盛装器、过滤器和储水器的两端分别与支架转动连接和扣接,垃圾分类盛装器、养殖盛装器、过滤器和储水器呈层状分布在支架上。
所述垃圾分类盛装器和养殖盛装器均为一个或多个,养殖盛装器位于垃圾分类盛装器的下方。
所述过滤器位于储水器上方,过滤器的底部开有过滤孔且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垃圾分类盛装器、养殖盛装器、过滤器和储水器的形状均呈圆柱形。
所述养殖盛装器的本体上开有多个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支架连接的顶盖和底板。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垃圾的处理,还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利用处理器中的虫体养殖装置可喂养具较高经济效益的昆虫,可将垃圾变废为宝,既处理了垃圾,也获得了经济效益。
二、本实用新型具有自身处理垃圾的能力,可利用养殖盛装器中的虫体对垃圾进行比较充分的处理,还可利用水体净化装置,处理家庭污水。
三、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垃圾和饲养虫体的分类放入非常方便,采用叠加和扣合的方法使垃圾分类盛装器和虫体养殖盛装器可随意地滑出,放入垃圾和虫体后又可扣回原处,所有装置可多次利用,为一次性投资。
四、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制作简单,垃圾分类较细,处理效率高,市场前景大,能大面积推广。
五、本实用新型轻便且使用安全,可有效的处理垃圾,使污染物控制于较小的范围内,大大减少污染物的蔓延。
六、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垃圾和不同品种的养殖虫体而灵活使用其空间,保证了整个装置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有效地处理垃圾。
七、本实用新型中,养殖盛装器大部分的材料为密孔轻质塑料,不仅保证透气、通光,还便于对养殖虫体等进行观察。
八、本实用新型运用领域广泛,不仅可以应用于垃圾的分类处理,还可以应用于多种虫体的养殖。
九、本实用新型注重外观设计,非常适合个体家庭使用,对于家庭垃圾的处理有相当明显的效果,具有美观、实用的特点。
十、本实用新型可随意拆卸、组装,制作为符合自己要求的处理装置,活动性强。净水装置中,过滤装置和取水装置分开,可随时取走过滤出的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支架,2、垃圾分类盛装器,3、养殖盛装器,4、过滤器,5、储水器,6、顶盖,7、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师范学院,未经乐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1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